第A6版:论坛

“送温暖”要送得“精准”“到位”

  作者李燕翔来稿说,新年伊始,各地开展“送温暖”的新闻报道纷纷见诸各类媒体。领导干部深入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但在“送温暖”活动中的“精准”“到位”问题也不容忽视。
  有些地方和有些部门在“送温暖”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具体说来,一是“送温暖”的对象不明确,有的甚至将“温暖”送给了并不困难的人家;二是“送温暖”的内容不准确,一提“送温暖”就是给米、面、油、肉,不能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
  群众对“送温暖”的要求就是“精准”“到位”。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领导面前的现实课题。
  首先,要克服图省事怕麻烦心理,不能凭印象报“送温暖”名单。“送温暖”前,要摸清弄准谁是困难群众,困难群众的困难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温暖等。所有这些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要狠刹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歪风,将“送温暖”活动放在阳光下操作。要公开“送温暖”名单,同时,纪检监察部门更要抓住反面典型进行公开处理,确保此项活动公开公正。
  其三,要杜绝不“身入”陋习。“送温暖”不但要“精准”,而且要“到位”。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送温暖”时,往往图省事将慰问品往村委会、居委会办公室里一放了事;有的为了“上镜头”也只是选择性地送一两家,其余的让其自行领取;还有的怕跟困难户尤其是那些卧病在床的人接触,不敢进屋,不愿停留等。如此“送温暖”怎能暖人心。“送温暖”是党和政府的暖心之举。只有做到“精准”“到位”,才能达到“送温暖”的目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