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水成来稿说,笔者所在农村老家有一农户,据村里人所述,3年间他家儿子因找对象共损失了整整18万元钱。虽然这只是个例,但农村中一些人(家)因“智力平平”,家庭依然“一贫如洗”的时有所闻。
如今,各地农村都在采取种种有效有力的扶贫措施,有的在为贫困户“奔走呼号”,有的在为贫困户出售农产品,有的在为贫困户送油送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各地在为贫困户“赠赠送送”物质食粮的同时,往往对给贫困户进行“智力”方面的扶持重视不够。如上例中,如果村委会、村干部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及时给予这户农家以应有的提醒提示,进行必要的“干预”,或是深入至其家中,与其儿子交交心,或是派人到女方家庭进行必要的了解等等,至少可让他家少受一些损失,也不至于将全家辛辛苦苦挣来的辛苦钱全都打水漂。
扶贫更要“扶智”。只有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才能让那些暂时困难的贫困户甚至是特困户慢慢脱贫,也才能让一些富裕了的农民避免因“智力所限”在生产生活上连连失误,而沦为新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