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迪在《工人日报》撰文说,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江苏泰兴,有不法分子以土地复垦为名,大肆填埋化工垃圾,时间长达两年多。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在“回头看”调查发现群众举报属实后,当地村支书、镇政府、土地等相关人员要么说只是落实上级安排,要么说只负责分配任务,要么说只在业务上指导,甚至有工作人员称环保“是一件难搞的事”……视而不见、“轻轻举起轻轻放下”的暧昧姿态,无疑会纵容违法填埋行为,甚至成为当地违法填埋化工垃圾一路畅通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装看不见,看见了摊摊手,追责时摇摇头,不把群众利益放心上,此类情况在一些地方的环保领域,绝非少数。不作为、没担当、拈轻怕重、留尾巴式整治等情形,也体现在其它一些领域。
当前,各地在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枫桥经验”的精髓便是加强干群联系、发动和依靠群众来共治,这在很多地方和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何重视百姓的呼声、建议,切实推动基层治理水准的提升,看来不少地方还要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压实责任,把党纪和法律挺在前面,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让监管切实硬起来,叫醒那些不在状态的人;破解“各扫门前雪”的机制障碍和利益纠葛;破解有限的执法权与资金支持困境等现实难题;激励更多干部敢啃、能啃硬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内在要求,更关乎能否维护好百姓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