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头,又称藠头,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成熟的荞头个头肥大,洁白晶莹,辛香嫩糯,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近年来,金华等地示范推广棉田套种荞头的种植新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模式利用了棉田前后期及冬季空间,提高了棉田综合产出效益。目前,该模式主要在金华罗埠、洋埠等棉区推广应用。
产量效益
一般棉花亩产330千克(籽棉),产值2640元,净利润2105元,荞头亩产800千克,产值 3040元,净利润2540元,全年合计净利为4645元。
茬口安排
棉花于4月上中旬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9月上旬开始采收,12月上旬结束;荞头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
关键技术
1.荞头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高产抗病的鸡腿形品种,如“白鸡腿”等。
整地播种。棉田套种荞头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播前在棉畦上整地,开沟施足有机肥,沟深8-10厘米。每穴播1粒种,穴距8-10厘米。播种后覆薄土,以稍露种柄顶端为宜。
肥水管理。荞头全生育期需要追肥3-4次。出苗后亩浇施腐熟人粪肥加三元复合肥10千克。翌年立春后气温回升,是荞头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亩施尿素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当荞头进入鳞茎膨大期,亩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荞头为极耐旱的作物,可在不灌溉的情况下生长,但过于干旱时则品质不佳,在疏松的砂质土中栽培,灌跑马水可增加鳞茎产量。
拔秆培土。培土是夺取荞头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尤其是套种栽培,更应重视后期培土。一般翌年立春后,拔除棉秆,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在荞头鳞茎膨大期,连续培土2次,把下部裸露的鳞茎全部深盖,防止阳光照射变绿,提高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病虫防治。荞头的病虫害发生比较轻。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进行防治。
2.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选用“中棉所63”“金杂棉3号”等生长势强、高产优质、早熟的抗虫杂交棉品种。可减少棉田治虫农药用量,降低农田污染。
早播早栽。棉花于4月上中旬采用土坯营养钵播种育苗,5月上旬套栽于荞头行中间,确保棉花早发早熟,高产稳产。种植密度1400株/亩左右,行距1.2-1.3米。加强共生期的棉苗管理,促早返青,壮苗早发。到5月中下旬荞头收获结束,茎叶还田,结合清田中耕入土。
科学施肥。套种棉田肥水管理同一般高产棉田相同,但需加强中后期化学调控,注意防止后期肥料过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荞头套播。
改进整枝。套种棉田吐絮期及时整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促进吐絮。荞头套播前,剪除棉株上的空果枝、赘芽、无效花蕾、老叶等,有利田间播种操作。
安全用药。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棉田病虫草害。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污染。
金华市婺城区农林局
方桂清 包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