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12月23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湖州市联合编制的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在京发布,湖州成为该指数首个评价样本。评价报告显示,湖州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在乡村振兴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全市乡村振兴发展程度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已接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由53个不同等级指标构成,并逐步探索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评估报告指出,湖州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乡村振兴五方面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按目前进展,将于2023年总体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些年来,湖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喜人成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06.08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20.05亿元,年均增长6.27%,农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3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35.12亿元,年均增长6.57%,在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中实现“五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