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嘉善这位书法达人竟能用左手写反字

  用左手写字还算稀松平常,但用左手写反字,你见过吗?在嘉善民间,就有这样一位高手,一手漂亮流畅的反左书,自成一派,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达人。《辞源》载:“反左书,以左手反写字,为书法之一种。”这是一种特殊书体,史称“反左书”,也叫“镜体”。书法写成后,翻转纸张,见字如正,反左书法起源于六朝,产生于南京。
  家住嘉善县惠民街道横泾桥社区的唐玉林,自小习字,从普通农民到书法达人,他凭借着一股对书法矢志不渝的热爱,40年如一日坚持摸索研习书法技艺。其作品被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台儿庄抗战纪念馆等多家文博单位收藏。其反左书技艺也被列入嘉善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位书法达人究竟是如何练就这一手绝技?近日,笔者来到惠民街道,见到了69岁的唐玉林,听他讲述自己与书法的故事。
6岁拿笔日临一帖
  提笔、蘸墨、勾画婉转,一阵行云流水,笔走龙蛇,毛笔仿佛长在唐玉林左手上一样,一分钟的功夫,一幅反左书作品就写成了。“别看我现在这样熟练,这多亏了小时候父亲的教学督促。”唐玉林说,他的书法启蒙自父亲,父亲也是从小练字。唐玉林6岁拿笔练字,那时常常是父亲写一个大字,他看着样子描。
  长在农村,唐玉林的童年并没有太多玩具,练书法就成了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自此,酷暑寒冬,他总是坚持日临一帖,就这样打下了书法底子。
  初中毕业后,唐玉林辍学回家务农。每日的劳作之后,他只能利用少量的空余时间写上几笔。改革开放后,村里部分土地被征用,村镇企业如火如荼,唐玉林进企业上班。“我还学会了用电脑,可算赶了一回潮流。”唐玉林说,到企业工作后,业余时间变多了,他又重新拿起了笔。
  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法式样唐玉林都学了个遍。可有一种他从小就会的书法,却从没见别人写过。“以前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书法。”唐玉林说,反左书他儿时就见父亲写过,他也试着写过,却总是不得要领,显得呆板生硬,不如父亲那般流畅。
  1978年,唐玉林开始学习用左手写反书,在学写中不断研习探索书写反左书的技艺,并乐此不疲。
  2002年后唐玉林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学了电脑后,开阔了视野,从网络上得知反左书原来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书法,它起源于六朝,产生于南京,盛行于大同年间。由于书写难度大,后继乏人而销声匿迹,反左书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响。了解了反左书的历史之后,唐玉林研习反左书的劲头更足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苦心钻研练成绝技
  万事开头难。饶是唐玉林从小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底子,可反左书练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要用左手写反字,右手就得练得熟。”唐玉林说,首先要反复练习,揣摩右手写字时下笔的力度、手法,再运用到左手中。反左书还有一个难关,就是字要反着写,这就需要用到逆向思维,这一点上唯有坚持不懈多加练习,脑中有笔法,下笔才流畅。
  可要说苦练,唐玉林却摇头了。“想到就练,也不给自己定时间。”他说,自己从不给自己作硬性规定,也从不早起练字,对他来说,写书法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一件日常事,早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刻意,却绝不会忘记。40年光阴,想到就练的唐玉林,把一手反左书练得炉火纯青。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唐玉林还读了老年大学书画班,跟着当地书法家练笔,随后他的诸多作品陆续参加了国内众多书法比赛,并获奖。
  去年,唐玉林的书画工作室成立了,他不定期在本地开设书画班,给孩子们教书法。下一步,他打算在自家建一个文化庭院,将反左书进行实地展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唐玉林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爱上书法,只要愿意学,他会倾囊相授。
顾雨婷 顾冯娟 徐佳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