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今年可是一个‘发财’的好年头哦!”建德市寿昌镇山峰村的叶晓波喜滋滋地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化,他的“BOBO私家烘培”小店有了更多的客源,营业额一路上升,“年收入可能有近 20万元呢!”
寿昌江环绕的山峰村,相比持续发展的经济,村容村貌还是不怎么的:垃圾乱丢,污水乱排,主干道两旁的早餐店,全是随意搭建的简易大棚,村里的“湖”则成了全村污水的汇总点,既脏还臭。“虽然我店里的蛋糕、甜品等品质不错,但不少顾客看到周围的环境后,就对我的食品卫生、安全有顾虑,对生意影响不小。”叶晓波喟叹说。
村庄不美,让这个被“恒大温泉养生小镇”“航空小镇”等特色景区包围的村庄,一度十分“显眼”。村“两委”苦思良策,寻求破解、振兴之路。
去年下半年开始,山峰村开始了一场“美丽革命”,从围墙、附房和厕所入手,启动庭院整治、农房立面改造、道路修整、围墙开放等系列行动。
“革命”之路阻力多多。山峰村党支书刘国民说,刚开始时,有的村民不愿改造墙立面,有的不愿拆除老旧附房,有的则表示没钱搞围墙改造和后期管护。“矛盾纠纷很多,村‘两委’经常在会议室调解至半夜。”刘国民回忆,多亏了老支书应寿德,带头拆、领头干,让工作顺利开展了下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目前为止,1600多平方米农户附房全部拆除,拆除入村口封闭围墙1000米,整治庭院350户,完成重点发展街区立面改造30幢,清理河渠7500多米、垃圾70余吨,整治池塘6处,清淤近3000立方米,截污纳管1200余米,整治管线(上改下)100余根。
如今,走在村口的柏油路上,但见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的房子整齐如一,围墙上画着代表山峰村文化的“蚂蚁精神”。村里的“湖”也已焕然一新,周边种着柳树、花草,横穿湖面的一条木制走廊,不仅成为了村民们的休闲之处,还成了不少外地游客的流连地。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山峰村已从一个“丑小鸭”出落成人见人爱的“洋公主”。美丽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民宿、农家乐等不断增多,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接踵而至。“高田畈区块45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也已修缮完毕,准备迎接八方来客。”刘国民说,到眼下,该村已接待外地团队30余批,近2000人次。
改革开放40载,给山峰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此次的“美丽革命”,仅是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个新故事。刘国民告诉记者,现在的山峰村是2007年时撤并组建的。11年来,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进项目、发展休闲产业等举措,成效显著。最直观的就是,2007年至2017年,人均年收入从6900多元增加到1.9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1.9万元猛增到要150多万元。村庄变美、村民变富了,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村庄全面振兴有了新希望。”刘国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