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节声。
今年入冬以来不期而至的第一场雪,带给人们“丰年好兆头”的同时,也给我省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8日以来,面对雨雪冰冻天气,相关农渔牧业部门紧急行动,现场指导,贴近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应对,生产自救,努力降低和化解低温雨雪带来的损失。近日,记者深入桐乡、南浔、萧山等地的田间地头走访,所见所闻,令人感动。
冰雪交加,部分农户遭损失
尽管各方防护得力,这波雨雪冰冻天气还是给我省浙北部分地区尚未收割的晚稻带来一定损失。
桐乡市崇福镇种粮大户王必华,今年种了560多亩晚稻。“大雪来临前,已经收割了120多亩,亩产平均在650公斤左右。剩下的400多亩来不及收割,倒伏的有80多亩。如果后续气温回升,水稻出芽就麻烦了。”王必华说。
南浔区练市镇恩富粮油专业合作社的损失也较大。10日下午4时多,记者在该社位于练市镇朱家兜村的稻田,看到大片晚稻不同程度倒伏,部分浸水严重。“恩富”合作社共种植晚稻1548亩,大雪导致400多亩晚稻严重倒伏。“往年,晚稻都要到12月底收割完毕,这次没想到会介早下雪,损失很大。”60多岁的合作社负责人魏恩富说,只能让它泡在水里再说了。
与王必华、魏恩富的晚稻不同,大雪天气给杭州水良蔬菜专业合作社来说“总体影响不大”。11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合作社位于大江东的1000余亩蔬菜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钟水良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共种植蔬菜2000多亩,仅有大江东地区的100多亩西芹受积雪重压而倒伏、减产,部分大葱、包心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近些日子,合作社的包心菜、西芹、萝卜、莴笋等正在上市。西芹因为品相受影响,价格卖得要比以往低一点。“前几天,农业部门在微信群里一遍遍地信息提醒,让我们对这次大雪很重视。”钟水良说,他们早早加固了大棚,尽管雪比较大,但180多亩的大棚基本没塌,“这要感谢农业部门的帮助”。
深入一线,齐心协力忙救灾
10日下午3时多,灰蒙蒙的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在桐乡市崇福镇联丰村的稻田边,记者见到了由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沈荣章带队的3人救灾组。“据统计,全市共有1.2万亩晚稻出现不同程度倒伏。我们紧急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了解晚稻倒伏情况。”沈荣章边抹脸上的雨水边说。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为有效应对雨雪冰冻天气,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努力降低农业灾害损失,连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深入到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指导帮助做好灾后农业生产。
据杭州、嘉兴、湖州3市的不完全统计,至9日下午5时,农业农村部门已派出500多人到一线指导。杭州市组织救灾服务专家组47个、派出专家159人实地指导;编制“雨雪天气动物疫病防控知识问答”,派出5个督导组督导冰雪天气动物防疫和疫情巡查工作;组织市“菜篮子”基地抢收蔬菜500余吨。湖州市农业部门负责人带队赴一线指导,实地走访农业经营主体1312家,发送田间管理技术资料2万余份,组织调用农业机械172台。嘉兴市派出专家组42个、农技专家117人,下农村现场帮助指导。
定损理赔,农民吃下“定心丸”
“桐乡是嘉兴市此次晚稻受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10日的走访发现,洲泉镇晚稻倒伏3400亩,崇福镇倒伏3000亩,大麻镇倒伏500亩,损失比较严重。”沈荣章说,连日来,他们一方面下乡为粮农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加强沟通,督促保险公司尽快定损理赔。
10日下午3时多,记者在桐乡市崇福镇联丰村看到,桐乡市人保公司查勘员费洪强正在王必华的稻田边,实地查勘晚稻受损面积。“尽管损失不小,但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我投保的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到12月15日到期,还能挽回一些损失。”王必华说。“根据市里的要求,保险公司的查勘工作要在12日前结束,最终具体的赔付方案,要等市里讨论后再决定。”费洪强说。
同样投保的,还有南浔区练市镇恩富粮油专业合作社。“9日我就和保险公司联系,答复说近几天就会派员到现场来查勘,并给予一定的赔付。”魏恩富说,“这次幸亏投保后还有一些理赔,给我增添了尽快恢复生产的信心。”
钟水良也告诉记者,人保公司工作人员10日就已到他的蔬菜基地,查勘蔬菜受损情况,定损面积为150亩,后期也会有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