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在菜市场扫码支付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然而,在年轻人印象中,传统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菜价不透明,还要讨价还价,和时下流行的大数据、云平台、O2O等智能化应用根本搭不上边,因此,不少年轻人不喜欢去菜市场买菜。
但在绍兴却有一家菜市场颇受年轻人欢迎。这家位于绍兴市下大路上的大江智能农贸市场不久前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让传统的“土貌”菜市场用上了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网络技术,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了,不仅可以扫码支付,而且坐在家也能买菜了,让买菜变得十分轻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大江菜场探访。到菜场时已是下午3点多。从外表看,大江菜场和其他菜场没啥区别,虽说已是下午,但来菜场买菜的人依然不少。“在菜场里任何摊位买菜,都可以用手机支付。支付完成后,特制的智能电子秤会打出一张溯源小票,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所购菜品的生产、质量安全等信息一目了然。”菜场负责人杨晓威指着菜摊上的一台秤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一台秤,这是各种数据的集中接口。”杨晓威介绍,除了扫码支付和溯源功能以外,这台秤还连接着商户手机上的操作端和菜场的管理终端,十分方便管理。目前,菜场里每家商户都装上了这种智能秤。
记者来到蔬菜商户陶文英的摊位时,她正用手机查看今天的蔬菜销售情况。“现在我们的菜场越来越智能化了,今天卖了多少菜,赚了多少钱,一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客人都用手机扫码称重付款,我同时应付几批客人都不会出错,卖菜效率大大提高。”她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移动支付外,大江菜场还开发了“大江鲜生”手机APP。没有时间买菜的上班族可下载APP直接下单买菜,新鲜菜品通过顺丰快递配送到家。当记者走进生鲜配送办公室,配送员葛师傅正在电脑上查看接单平台。记者看到,15分钟前,一位住在后墅路的客人通过APP平台,购买了莴笋、河虾等菜品,总共花了28.5元。这些商品分别来自菜场内的3家商户。“平台会自动把线上客户的需求分配给菜场内对应商户,然后由顺丰物流配送员直接送上门,省时省力又方便。”葛师傅说。
记者还在菜场内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有一个电视屏幕大小的显示屏,上面显示了每家商户的营业执照、菜价和质量检测等信息。“对顾客来说,购买的商品安全有保障,价格也透明,买得就放心了。”杨晓威说。
据了解,大江菜场“智能化”改造项目由浙江致一农丰科技有限公司全程“操刀”。公司负责人伍晓新告诉记者:“时下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传统农贸市场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我们主要通过软硬件输出、智慧支付以及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来提升传统农贸市场消费场景,实现升级换代,同时运用大数据平台打造食品智慧监管系统。”
据了解,浙江致一农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多个省份在建和交付了百余个智能农贸市场项目,还在国内率先开发了智能“农贸云”平台,为全国智能农贸市场提供数据服务。
智能电子秤兼具扫码支付、质量溯源、智能结算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