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村创业就业大有可为

农博会力架人才对接“金桥”

  □本报记者 俞霙
  本报讯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作为今年省农博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省乡村振兴人才对接大会近日在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举行。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双方搭建零距离接触的平台,为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人才支持。
  浙江农业农村建设领域广,涵盖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各环节。随着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农旅结合等新业态新领域,急需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农村创业就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服务和政策保障,为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持续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自2011年始,我省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给予补贴,今年又将补贴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年1万元;在用电用水方面,有农业生产用电用水优惠价格政策;在税收方面,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免征增值税,龙头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在流通方面,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在融资方面,大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担保,着力解决主体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在资金扶持方面,省财政统筹安排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自2006年以来,我省农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结对帮扶、科技咨询、助农增收等服务活动。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又启动了新一批首席专家服务基地合作工作。此次人才对接会上,省农业农村厅专家代表罗列万、陈慧华、何伯伟,分别和相关企业代表签署“省首席专家服务农业基地合作协议”。省农业科学院与相关市县农业部门签署“乡村振兴人才对接合作协议”。浙江农艺师学院与省蔬菜产业协会等单位签署了“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签署“现代农业实用人才输送协议”。会上还举行了“大学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