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11月27日,为期5天的2018浙江农业博览会,载着丰硕成果落下帷幕。在这场一年一度的农业盛会上,琳琅满目的名特优农产品,让前来逛展的市民意犹未尽,络绎不绝的采购人群和节节攀升的销量,则更让参展商们喜笑颜开。据省农博会组委会统计,展会期间,上万种优质农产品引来观展市民69.1万人次,现场销售额达3.26亿元,达成合同意向71.2亿元,均超过了上届农博会。
这场在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与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同时举行的农博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成为杭城市民近来关注的热点,众多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袁家军、冯飞、史济锡、彭佳学、孙景淼、陈小平、周国辉等省领导到现场参观指导,了解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并对本届农博会给予高度评价。
11月24日,袁家军等一行来到位于萧山的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参观农产品展示展销,考察我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成就。袁家军等省领导仔细参观了我省数字农业、现代农机、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色小吃展示,与11个设区市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展位的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创客的代表交流,了解生产销售、科技创新等情况。
袁家军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充分发挥农博会的窗口和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宽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把农博会打造成为“农产品嘉年华”。
展会期间,新农都展馆人山人海,前来观展、采购的市民摩肩接踵。在“平阳五个鲜”展馆内,不少市民边品尝南麂岛的大黄鱼鱼汤,边啧啧赞叹“这黄鱼汤很鲜!”据平阳县展馆负责人介绍,这活鱼是养殖在南麂海域的深海网箱中,通过氧气密封,可存活3天左右。平阳县还将一杯茶(平阳黄汤)、一支笋(平阳马蹄笋)、一只鸭(怀溪番鸭)、一个蛋(平阳鸽蛋)与一条鱼(南麂大黄鱼)组成“平阳五个鲜”区域公共品牌,在展会上强势展示平阳特色农产品。
各地参展商带来了自己的满满诚意,杭州市民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大开眼界、放手采购的好机会。25元一个的象山“红美人”橘子、130元一公斤的温州黄牛肉、200元一公斤的三门青蟹……虽然价格不低,但展馆前仍是人挤人。杭州的杨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吃海鲜,这次看到三门的青蟹就手痒了,毕竟农博会上的农产品,肯定是保质保量的。”玉环的文旦、余姚的榨菜、绍兴的黄酒、临海的蜜橘……各种名特优农产品,让前来参观的杭州市民满载而归,笑逐颜开。
除了耳熟能详的浙产农产品,四川、贵州(黔东南、黔西南)、吉林、湖北(恩施)、西藏(那曲)、新疆(阿克苏、农一师)、青海(海西)、重庆(涪陵)等我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地区,也带着极具当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前来参展。此外,来自国外的食品也异常丰富,韩国的传统美食紫菜锅巴、马来西亚的白咖啡、白俄罗斯的奶制品、巴西的牛排,以及一些中东欧国家的蜂蜜、葡萄酒等,也让杭州市民欣喜不已,尽情地享受了一番异域美食。
点赞农博会的,更有那赚得盆满钵满的农企。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嘉兴天蓬农业休闲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磊燕告诉记者,展会期间,公司仅鸡肉的销售额就达5万多元。“我们接待了很多去年农博会来过的回头客,这次产品还是带少了,下次要再多带一些。”高磊燕笑着说。龙额火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招水表示,这次参展收获颇丰。他们公司这次仅零售就卖了6万多元,还与几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当然,我们更看重农博会这个平台对我们企业知名度的提升,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非常成功。”林招水说。
11月27日,市民们意犹未尽,争相选购优质农产品。本报记者 叶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