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市农林科学院11亩试验基地里种植的“海水稻”喜获丰收,经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542.5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产量高达575公斤/亩。
为探索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可行性,加快推进盐田垦造工程,舟山市农林科学院自去年起开始实施“盐碱地改良及耐盐碱水稻试种项目”。2017年,舟山市从省内外共引进39个水稻品种和7种土壤改良剂,在朱家尖顺母、六横双塘、岱山岱西后岸村三个示范田块进行试种。经初试,对比水稻品种的耐盐性、成熟期、产量表现及品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筛选出“甬优1540”晚稻品种进入中试。今年6月,舟山市农林科学院与浙江农林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一起在岱山岱西火箭盐场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耐盐品种选定、盐碱地土壤改良、配套栽培技术改进,近日该院11亩采用1.5‰-2.3‰盐度灌溉水试种的耐盐碱性“海水稻”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542.5公斤,其中最高田块达575公斤。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做深做精耐盐碱水稻课题,积极在耐盐品种选择、盐碱地土壤改良成本控制、耐盐碱水稻品质表现等方面寻求突破,积极探索出耐盐碱水稻种植的最优方案。 周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