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食品药品安全

怎样安全合理输液

  “挂吊瓶”“打点滴”可以说是我们平常在医院里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有些患者认为输液治疗效果明显、病好得快,于是无论大病小病都“恳请”医生采用输液疗法。其实,这种做法是存在误区的。一般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口服或肌肉注射用药,不建议采取输液方式用药。
  输液也是有风险的。输液容易带来的副作用主要有:静脉炎,当反复将一个部位做注射点,局部刺激增加会引发血管炎症,形成结节,有疼痛感,尤其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发生率明显增加;栓塞,一般输液会存在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当进入血液后有可能阻塞局部毛细血管形成栓塞;输液反应,虽然盐水在生产过程中都进行灭菌处理,但在运输、储存和注射过程中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在输液过程患者可能会产生高烧、心悸甚至休克等症状,危及患者健康或生命,这称为“输液反应”;体液平衡紊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是基本稳定的,当输液量较大或输液太快时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人体不适;过敏反应,不同的人可对不同药品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在输液开始不久就会产生,有皮疹、胸闷、心悸、休克等症状,虽然口服用药也会有过敏反应发生,但输液发生率明显增高,输液速度过快也是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
  长期输液的患者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并用热毛巾温敷注射部位。输液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感觉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空腹输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增加,饭后一小时输液更安全。 石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