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近年来松阳县创新多熟制农作制度,探索推广了蚕豆/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四熟种植模式。该模式的复种指数高达400%,一年四种四收,全年亩产粮食超4吨、产值超万元。目前全县年推广面积1000余亩。
产量效益
据近两年调查,蚕豆平均亩产750千克,春玉米1130千克,夏玉米 1080千克,秋马铃薯1265千克,合计年亩产值1.084万元,净利润8340元。与原有的蚕豆-夏玉米-秋马铃薯种植模式相比,亩增效1893元,增幅21.2%。
茬口安排
此模式茬口衔接非常紧凑,蚕豆在10月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收获;春玉米在2月下旬育苗,3月中下旬套栽于蚕豆畦两侧,6月中旬收获;夏玉米在春玉米收获前5天左右播种,苗龄一周左右,移栽于春玉米中间,9月上旬收获;秋马铃薯在9月上旬播种,或套种夏玉米之间,11月下旬收获。如第二年继续采用此模式,则在10月下旬将蚕豆套种于秋马铃薯行间。
关键技术
一、蚕豆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首选“慈蚕1号”,该品种品质优、商品性好,受市场青睐。
适时早播。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田地翻耕后,按畦连沟宽1.5米开沟作畦,畦面宽1.2米。在畦中间播种一行蚕豆,每亩1400株左右,每穴播1粒种子。
合理施肥。出苗后,及时施肥,促幼苗早发,健壮生长。
摘心抹芽。第一次摘心在4-5叶期,摘除主茎生长点。第二次摘心在3月中下旬蚕豆初荚期,每个分枝留6-7个花节,摘除分枝顶端。
病虫防治。蚕豆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赤斑病、锈病和潜叶蝇、蚜虫等。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加强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防治。
二、春玉米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选用苗期抗寒性较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甜玉米品种“华珍”或“先甜5号”。
播种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田块。2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后加盖地膜和小弓棚保温。3月中旬气温稳定时揭膜。
适时移植。春玉米3月中、下旬移植,在畦两边各栽种一行玉米,株距35厘米,亩栽2500株左右。
及时追肥。玉米是需钾量较大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根据生长状况,及时施好追肥。在施肥种类上,要增施钾肥。
防治病虫。玉米病虫害主要是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和玉米螟、蚜虫及地下害虫蝼蛄等。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三、夏玉米栽培技术
短龄移栽。夏玉米一般选用甜玉米“先甜5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在春玉米收获前5天播种,苗龄7天左右移栽。移栽时要及时浇活棵水。
预防干旱。夏玉米生长主要在高温季节,植株水分蒸发量较大,要防止干旱缺水。
灵活施肥。夏玉米生长期间温度高,植株生长进程较快,总施肥量一般可比春玉米减少10%左右。
防治病虫。夏玉米生长期间温度高,病虫发生频率加快,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特别要关注农药残留。
四、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适时播种。选用早熟高产、黄皮黄心的“中薯3号”“中薯5号”等品种。秋马铃薯生育期短,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上旬播种为宜。每亩播种不少于3000株。
清沟培土。出苗后,结合清沟进行培土,防止后期薯块露青。10月下旬在畦中间套播蚕豆,进行下一轮循环。
防治病虫。秋马铃薯主要有青枯病、晚疫病等病害。当田间出现零星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施甲霜灵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适时收获。11月下旬马铃薯植株褪色转黄时,即可收获。
松阳县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站
周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