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新昌水稻高产攻关亩产创新高秘诀

良种良肥良法少不了

  10月29日-31日,新昌县农林局对今年的水稻超高产攻关田进行了验收。经测产,今年水稻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951.3公斤,最高达1004.2公斤,创新昌高产新记录。
  新昌县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已连续12年,近年来水稻攻关田亩产水平已居全省前列。新昌县农林局水稻专家孙永飞研究员说:“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创新记录,除风调雨顺气候因素外,离不开多年来水稻高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今年新昌如何实现水稻亩产创新高?孙永飞根据多年水稻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经验,提出选用大穗偏粳型超级稻品种、协调应用水肥气热条件、推广足穗高成熟率栽培技术等高产“秘方”。
  选用高产品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尽量选择具有吨粮潜力的超级稻品种。新昌目前推广的高产品种有“甬优12”“浙优18”“春优927”等籼粳交偏粳型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大穗或特大穗、抗倒性强等优点。
  建设高肥力农田。首先改善农田的排灌条件,不仅要做到水源充足、排水快捷,还要截断侧流水,排尽地表下80厘米内的渍水。其次,清除砂石层,加厚耕作层。土表下80厘米内存在的砂石层要尽量清除干净,可通过深耕或加客土办法进行改良,砂性重的土壤,可加粘土;粘性重的,可加砂土,改良增厚耕作层到25厘米左右。第三,增施有机肥。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措施。大量施用有机肥可使土壤形成良好的通气、爽水性能,提高供肥、保肥能力。同时,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冬季种植绿肥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达到“千斤粮,百担肥”水平。尽量应用动物性粪尿肥,以加快培肥地力,特别是草食性动物的粪尿,可平衡土壤营养。通过有机肥培肥地力,使土壤养分指标达到水稻亩产基础产量800公斤的水平。第四,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通过轮作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种类,促进有机质分解,调节土壤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应用高产栽培技术。首先全面了解超级稻品种的特性,确定最佳抽穗期,尽量促使水稻在当地最佳的气候条件下抽穗、结实。新昌低海拔地区水稻最适抽穗期约在8月下旬后期;在海拔400米左右的山区约在8月上旬,以此来推算水稻品种的适宜播种期。按叶蘖同伸要求,采取稀播、足肥、培育壮秧技术;带土移栽促早发;按适宜穗数与分蘖、成穗规律,确定栽插的基本苗数;实行超宽行距,将水稻封行期推迟到抽齐穗期,以优化群体内部环境;按“稳前、壮中、健后”施肥原则,根据斯坦福定氮公式和配方施肥原理,确定氮磷钾肥料总量,减少苗肥中的化学氮肥用量,每亩折纯氮3-5公斤即可;在叶色明显现黄时,再施穗肥;根据水稻大群体特点,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水分管理,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5天开始搁田,以有效降低苗峰,稳定提高成穗率,确保足穗。
  此外,还要根据水稻品种特点,土壤理化性况、天气变化、群体长势等情况,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甬优12”“浙优18”“春优927”等水稻品种,在开展吨粮攻关时,易发生细菌性基腐病、稻曲病和谷粒瘟等,需加强预防;当土壤水分偏多或有渍水出现时,要及时开深沟排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够丰富时,要增施、深施有机肥;遇多雨天气,要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如群体发展过快,分蘖过多,须采取提早搁田等田间管理措施。
张伟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