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精品树一万元,一

  亩
高产


万元
——
解构象山“红美人”高效基因
□本报记者 朱传忠
  10月25日,象山“红美人”柑橘上线开售。象山红美人果蔬有限公司、象山英姿果蔬专业合作社向百果园、叶氏兄弟等省内外54家果蔬经销商发布信息,接受产品预订。27日,象山县在杭州召开“红美人”品牌推介会,象山大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新零售商超盒马鲜生等30多家渠道销售商签署了销售战略协议。
  5000吨“红美人”尚挂枝头,超亿元订单已收入囊中,各地水果经销商纷至沓来,“红美人”柑橘为何有如此大魅力?象山人说,秘诀在于他们将“红美人”柑橘产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振兴的着力点,以服务产业、服务橘农为方向,实行产业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打造“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象山柑橘市场竞争力。
  据象山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现代种业发展、品牌建设、柑橘气象指数保险、“红美人”柑橘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配套政策,2010年以来每年安排扶持资金300万元,2016年开始增加到500万元,今年又增加到2000万元,重点用于“红美人”柑橘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今年全县栽培面积达1.5万亩,预计投产5000亩,产量约5000吨,比去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省内外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栽培面积扩大,产量增加,象山“红美人”柑橘附加值该如何提升?“一株树一万元,一亩地十万元”的目标又该如何实现?政府相关部门与各经营主体一起找问题,商对策。
  有着近20年柑橘种植经验的专家洪增米、王家行与互联网营销创业精英杨东,向全县种植1亩以上“红美人”的农户广发“英雄帖”,成立了由203户种植户组成的“红美人”三米农会,握指成拳抱团发展。
  象山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办公室负责人周善彪说,为做大做强柑橘品牌,该县咬定“抓精品生产,走品牌之路”目标不放松,实施市场牵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等产业孵化战略,加快柑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坚持标准化生产,强化市场开拓,有力推动以“红美人”为主的优质柑橘品种快速发展。
  抓精品生产,引来了一批工商资本,投建36个“规模化集聚、标准化管理、精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品质示范基地,带动全县90%以上“红美人”柑橘精品化栽培。走品牌之路,带动了一批出色经纪人,建起全国首个“红美人”柑橘分级选果服务中心、低温保鲜库,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无损选果成套机械设备,建设信息化追溯管理平台。
  如今象山县又组建了柑橘产业联盟,推行“产业联盟+公用品牌+主导产品”营销模式,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举办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上海拍卖会及柑橘文化节,并通过网红直播、建设品牌门店等方式进行“线下体验、线上推广”,有效打响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和象山“红美人”柑橘知名度。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去年投产的2000亩“红美人”柑橘实现一产产值1.2亿元,净利润1亿元,亩均利润5万元。“今年,‘红美人’进入高产期,经测算,精品红美人每株产值可达1万元,高产红美人果园亩产值10万元,达到了‘一株树一万元,一亩地十万元’的目标。”该局产业科负责人李方勇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