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建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兴一方经济。11月6日,第五届中国(松阳)香榧节开幕。
香榧在松阳县有着久远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松阳持续扶持香榧产业,鼓励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栽培模式,创造了“一人十棵香榧树,脱贫养老两不误”的精准扶贫经验,实施了“基地+零星种植”、统一授粉、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香榧产业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得到全面提升。松阳香榧作为一个小康产业,为打造“丽水山耕”品牌提供了鲜活样板。
从省“香榧南扩”示范县,到省香榧产业发展示范县,经近20年努力,松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香榧种植大县。如今,7.3万亩香榧树,遍及19个乡镇(街道)230余个山村,形成了64家香榧家庭农场、42家香榧专业合作社,涉及1.1万余农户的产业布局。“随着香榧产业的做大做强,香榧文化的做深做精,千年古树香榧一定会成为当地的‘摇钱树、致富树、幸福树’。”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说。
开幕当天,“松阳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并举行了金融助榧政策发布和授信、首届全国香榧炒制大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