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畜牧兽医

衢州柯城:农牧“联姻”护生态

  今年以来,衢州柯城区以“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为主题,积极探索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日前,笔者走进幸福生猪养殖场,看到猪舍整齐划一,猪舍周边还有绿化区域。“现在养猪,跟以前可是大不一样!”幸福生猪养殖场负责人王建荣相告,目前养殖场生猪存栏1500头左右,配有储液池容积2960立方米,配套管网2100米和一个200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
  据了解,去年开始,柯城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沼液资源化利用愈发重视,区农业局干部与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结对,“一场一策”为他们量身定制农牧对接方案。现在,幸福生猪养殖场的养殖场存栏量、堆粪塘、沼气池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
  养殖场的沼液往哪去,是农业水环境整治的难题之一。在该区农业局的牵线搭桥下,王建荣与水稻种植大户周小明签订了农牧对接和异地运输利用沼液协议,解决沼液处置问题。“因为新垦耕地‘太瘦’,用上沼液可提高有机质。”周小明说,他在华墅乡刘坂村、金坂村和石梁镇陈村坞村、宋家垅村有1000亩新垦水稻种植基地,在石室乡沙埠二村和石梁镇五龙村等有500多亩水稻田。一年下来,用沼液提升“地力”能省下起码15万元的用肥支出。
  现在,幸福养殖场年产约5500吨沼液,有2160吨就地用于110亩油菜和蔬菜种植,多出的3340吨沼液,则异地用于石梁黑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及周小明的水稻种植基地,通过与规模种植基地合作,既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也让沼液得到充分利用。
  据了解,去年柯城区全沼液利用面积达1万亩以上,就地和异地利用沼液3万余吨,实现了养殖场的污水零排放和“三沼”(沼气、沼液池、生态消纳地)全利用。 陈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