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我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农艺师学院

彭佳学出席并讲话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10月10日,由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共同筹建的浙江农艺师学院正式挂牌,首批104名在职研修生班学员参加开学典礼。副省长彭佳学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健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汤勇、院长劳红武出席。
  彭佳学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创办农艺师学院,是我省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是我省乡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浙江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职业的有益探索。现代农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必须不断完善农业人才培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育工作。
  彭佳学要求,浙江农艺师学院要提高站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三农”方针政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创新办学机制,努力办出浙江水平、浙江特色,为全国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样板。
  浙江农艺师学院是全国首家省级农艺师学院,培养对象为我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与技术骨干、高校毕业生“农创客”以及涉农企业高管、农业生产技术骨干等。学院现设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两类专业,同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培养方向。在职研修班教育学制为两年、4个学期。
  学院的师资队伍以省农科院高级专家为主体,引入相关院校专家以及政府与管理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一线技能型人才等,建立专业导师与创业导师师资库。在教学方面,学院引入MBA高级研修班理念,以“专业、能力、素质、职业、市场”为导向,整合农业、经营、管理等多领域知名专家,通过“专业研修+技能鉴定+职称评定”贯通培养模式,培育具有战略眼光、思路新、视野宽、精管理、善经营的农业技术人才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学院在职研修生规模将达到300-400人,年培训农业生产技术人员2000-3000人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