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为推进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9月25日-26日,省种植业局在杭州召开全省食用菌生产座谈会暨食用菌产销形势分析会。会上,各地就食用菌生产现状、菌棒集约化生产、菇棚改造、良种应用、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我省是全国食用菌生产的重点产区,食用菌产业也是我省农业十大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曾名列全国前列。然而到了2012年,受“南菇北移”“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期,生产规模逐年减小,至今年上半年,我省食用菌产量54.5万吨,产值30.8亿元,产量和产值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蘑菇、金针菇、黑木耳的产量低于去年同期,香菇、秀珍菇产量和产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会议分析认为,我省食用菌产量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传统栽培方式正在逐步淘汰,各地加大提升改造标准菇棚建设力度,拆除老旧菇棚较多,导致散小户栽培面积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当前,食用菌产品市场价格仍然较低,市场销售不畅,同时劳动力价格又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有所提高,影响农民栽培食用菌的积极性。
会议认为,虽然食用菌的生产规模从2012年后出现了六连降,但我省可供食用菌生产的资源相当丰富,食用菌产业总体上仍呈现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下一步,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将以“营养保健、高质高效”为核心理念,坚持市场导向,稳定提升常规菌、引进开发珍稀菌、适度发展药用菌;以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为抓手,加大培育食用菌集聚区和规模主体;以菌棒工厂化为抓手,培育“1+N”的新型生产模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标准化、轻简化、智能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以产业技术团队项目为抓手,协作攻关解决产业技术难题;以精深产品、农旅融合为抓手,强化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以品牌、文化为突破口,提升浙产食用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