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

温州富源农民抒发丰收情

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本报记者 蔡希师
  在温州市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富源村,蜜柑挂满枝头,上市在即,丰收的喜悦让每一个村民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记者从温州市委农办(农业局)了解到,为弘扬温州悠久深厚的农耕文化,展现地方民俗特色,展示温州农村新面貌,形成全社会崇农重农的良好氛围,9月23日上午,将在富源村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温州·苍南的庆祝活动。活动突出温州地方民俗特色,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做到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这次除了热闹欢快的开幕仪式外,我们还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进来。”温州市委农办(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互动中,将举行“共话乡村振兴”系列特别访谈节目、乡村艺术团庆丰收表演、农产品展示展销、地方特色产品制作工艺展示、趣味农事运动和知识竞猜、农业科技农资农机等服务下乡、市民下乡探秘之旅等活动,并以网络方式与广大农民进行交流互动。“我们富源人用了10多年走出了一条丰收路,因此我们对丰收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富源村党支部书记陈书宝告诉记者,富源村2001年由朗腰、南山、斗湾、龙凤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365户人家,近半数是畲族,取名“富源”,寄托了畲乡百姓对致富的期盼。
  2008年,该村种下首批400亩特早熟蜜柑,村集体以高出市场5倍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来土地,由村集体出面开发种植基地。每年拿出七到八成的利润作为土地流转和雇村民采摘的费用,剩下两成作为村集体收入,促进了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如今,富源村的特早熟蜜柑种植面积达1500亩,已出产的300亩年毛利达60万元。“靠着品质优势和产业培育经营模式,村里出产的特早熟蜜柑几乎不用对外推销,上门前来采购的批发商和采摘游客就能保证销路。”陈书宝告诉记者,今年蜜柑还未上市,大企业就预订了超半数产量,价格还是市场同类产品的两到三倍。
  在搞好蜜柑产业的同时,富源村积极发挥自身畲族村的少数民族特色优势,将“旅游+”作为富源村的发展方向,规划打造一个民族风情旅游胜地。这些年,富源村建起了笔架山公园、民族文化广场、畲族历史文化博物馆,村里还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通过在白色墙壁上绘制畲族独有的彩带文字装饰和壁画展现畲族文化习俗。这些特色风情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据统计,村子年均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
  “今年,蜜柑种植取得了大丰收,“旅游+”项目也收获满满,加上丰收节的举办,将会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富源村,我们富源人的心里就像这快熟的蜜柑,一天比一天甜。”陈书宝笑着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