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

  •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其生产可分为球茎田间繁育和室内培育开花采丝两个阶段。一般11月中下旬西红花球茎移栽到田间至次年5月上旬新球茎起土收获,为田间球茎繁育阶段;球茎收获后运回室内,6至8月休眠,9月初抽芽,11月上旬开花、采花,称为室内生产阶段。西红花球茎收获后,大田还可以种一季水稻。该模式水旱轮作,能有效控制病害,提高西红花产量和品质,是一项“千斤粮万元钱”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目前主要在建德、淳安、缙云等地推广应用,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
    产量效益
      据调查,西红花球茎平均亩产量600千克、花丝(干品)0.6千克左右,球茎和花丝平均亩产值2.3万元,净收入1.9万元;水稻亩产550千克,产值1815元,净收入1015元,年亩均纯收入2万余元。
    茬口安排
      水稻在5月中旬播种,山区可提前到5月上旬,平原可推迟到5月下旬,10月中下旬收割。西红花在11月中下旬移栽到大田,第二年5月上旬收获球茎,在室内完成开花和采丝环节。
    关键技术
      一、西红花栽培技术
      1.种球移栽前准备。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施足基肥,翻耕时亩用商品有机肥500-750千克,整地时亩施4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0-50千克。移栽前剥除西红花种球苞衣,除净四周侧芽。
      2.移栽。每亩用种球400-500千克,11月中下旬选晴天移栽,最迟不超过12月底。栽种密度(20-25)厘米×(10-15)厘米,栽种深度8厘米以上。栽种后,每亩用干稻草1500千克覆盖行间作,然后将沟中的泥土覆盖于畦面,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2月看苗施肥,长势差的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5千克兑水浇施;2月至3月,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田间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干旱和田间积水。
      4.收获种球。5月上中旬,选晴天及时收获。方法是先拔除畦面老草,然后从畦的一端按次序进行挖掘,把挖出的种球运回光线明亮、通风的室内,薄摊在阴凉、干燥的地上,摊放高度不超过20厘米。
      5.种球抽芽前管理。种球在室内摊放一周后,按种球重35克以上、25-35克、15-25克、15克以下分档整理,分别上匾上架,每层放一匾,层间距40厘米。球茎上架后,室内保持阴暗为主,室温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
      6.种球抽芽开花采花加工。种球萌芽后,调控光线和湿度,控制芽的生长,主芽控制在15厘米左右。根据球茎个体大小,合理留芽,保留顶芽1-3个,摘除侧芽。种球于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开花,注意调节温湿度,最适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当西红花的花苞将开时,及时采摘,当天开花当天采。
      二、水稻栽培
      1.品种选择。选择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后期转色好、增产潜力大、米质较优的单季稻品种,如“甬优12”“浙优18”“甬优1540”“中浙优8号”等。
      2.播种期。播种期山区5月上旬、半山区5月中旬、平原5月下旬,秧龄18-25天,小苗移栽,10下旬收割。
      3.大田管理。施足有机肥,浅水翻耕后,挖沟起畦,整平畦面,第二天插秧。插秧后5-7天施追肥,7月下旬施穗肥。大田水分管理实行“沟水浅栽、薄水护苗、浅水施肥、湿润分蘖、浅水养穗、干湿交替”的技术措施。根据病虫情报,及时控制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和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建德市农业局粮油站 崔东柱
      省农技推广中心 姜娟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