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浙江大学等单位承担的省“三农六方”项目“夏秋季速生叶菜适栽品种筛选及轻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进行验收。与会专家观摩了技术示范现场,对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定该项目的实施和应用,对保障我省夏秋速生叶菜生产供应、促进菜农节本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夏秋高温期是蔬菜供应淡季,速生叶菜是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的最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然而,夏秋高温期间,叶菜生产受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和病虫草害等因素影响,加大了菜农劳动强度,而且叶菜产量低、商品性差。为此,省农业厅2014年立项,由蔬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汪炳良教授牵头组织实施“夏秋季速生叶菜适栽品种筛选及轻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项目实施4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引进筛选出一批耐热、适栽叶菜品种,集成了夏秋季高温期叶菜生产关键技术,并在杭州、湖州、绍兴等叶菜生产基地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应用耕作播种机等轻简化生产技术,同时制定了夏秋季速生叶菜栽培技术规程,为我省夏秋季叶菜生产供应提供了技术保障。
筛选出8个耐热性强、高产、品质佳的速生叶菜品种。经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筛选出4个苗用型大白菜新优品种,分别为“早熟5号”“早熟长江5号”“双耐”“新5号”等。这些品种播种24天和35天后,亩产量分别可达1.5吨和2.5吨;筛选出4个青梗菜新优品种,分别是“金品104”“尚美205”“华冠”“夏绿”等。这些品种播种32天和49天后,亩产量分别可达2吨和3.5吨,定植28天后,即播种后49天,亩产量可达2.8-3.6吨,叶菜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集成了轻简化、省力化应用技术。项目组引进了土壤深耕机、中型旋耕机、开沟犁(开沟机)、引进手推式小粒种子播种机等一批适宜叶菜生产的机械,大大减轻了高温期间菜农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经测试,与人工耕地、开沟、作畦相比,采用深松机(开沟机+人工平整畦面)、旋耕机(开沟机+人工平整畦面),每生产一茬叶菜,每亩可节省用工6.35工;采用播种机播种,和人工撒播相比,每生产一茬叶菜,每亩可节省4.51工、节省种子283.2克,而且叶菜产量提高7.4%,每亩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制定了夏秋季速生叶菜栽培技术规程。项目组还对叶菜生产上遮阳、防虫网覆盖降温、控制栽培(播种)密度、虫害、草害防控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突破了夏秋高温伏旱对叶菜生产的阻碍,总结形成了“常年栽培模式”“季节性栽培模式”以及“利用育苗床架进行清洁栽培模式”等3种夏秋季速生叶菜栽培模式,同时还制定了“夏秋季苗用型大白菜栽培技术规程”和“夏秋季青梗菜栽培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标准发布。
据了解,该项目组还在湖州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杭州舒兰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飞翼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生产基地建立了速生叶菜生产示范点,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全面推广夏秋季速生叶菜适栽品种和轻简化技术,以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