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食品药品安全

文成:唱响食安县创建“好声音”

  乡镇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率达100%、市场监管所星级创建率达100%、专业化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率达100%……为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近年来,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智慧监管系统,全方位、立体式唱响食安县创建“好声音”。
智慧化监管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将食药系统、市场准入系统与执法系统等数据进行融合,实现数据智能化,形成移动执法终端,打造市场监管掌上管理系统是文成县创新现代化食安监管模式的一环。目前,文成县市场监管掌上管理系统已全面启动运行。同时,当地还开发了易于学习、便于操作的村级食安协管员巡查APP,并在全县协管员中推广使用。“我们制定出台了信用监管制度,将日常监管情况全部录入市场监管平台,形成电子台账,经大数据分析,由系统进行评分,划定等级给予不同监管频次。”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企业建档率100%,小作坊建档率100%,小餐饮量化分级100%。
  同时,文成县借助物联网技术,将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监管对象的视频终端统一纳入市场监督管理指挥中心,实行远程监管,提高问题处置的即时性。
  为了营造全民共创食品安全县的浓厚氛围,文成县859家餐饮店均在显著位置张贴创建海报,县里还制作食安县创建宣传片,在17个乡镇的户外大型电子屏幕和县城4D影院定期播放。此外,当地还在公交车和公交站台上喷绘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让食安县创建宣传贯穿于大街小巷。
全民齐参与 投诉举报渠道多元
  文成县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推出手机微信端“你举报、我查处”投诉举报渠道。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将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随手拍”,在“文成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中留言举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我们还与人民银行文成支行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受过行政处罚、被追究过食品安全刑事责任,或者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市场主体,将受到降低授信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金融惩戒措施,而且在经营准入、立项审批、评先评优、财政扶持、科技奖励等方面受到限制。”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已录入886家食品主体,不良信息采集80家,开展信用评价80家,并对4家市场主体进行金融惩戒。
  与此同时,文成县还开展“三维评分”机制。该评分机制是指行政监督单位、餐饮行业业主、市民监督团依据相关标准,每季度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量化评分。通过组织同行业主实地互查,让经营者换位思考,自己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三维评分”机制开展至今,已举行13期,参评市场主体405家次,共有30家餐饮主体获评温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
重基层建设 监管机构全覆盖
  为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文成县特别重视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全县乡镇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为改善硬件设施,各乡镇都出台了改造提升办法,去年全县共发放补助资金45.3万元。”文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县还投入234万元,对全县7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进行设施改造,基层市场监管所星级化建成率达到100%。
  目前,文成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已通过省食药监局验收,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有各类仪器设备104台,具备300个项目参数检测能力。所有乡镇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农产品快速检测室,配齐专职人员开展检测工作。7家农贸市场均建立了快速检测室,免费对市民开放。 翁石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