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栏 的 话
改革风来满目春。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浙江的改革开放源自乡村,正是农业农村改革的星火燎原,成就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40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浙江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乡村声动中国,农民收入多年领跑,堪称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依然是浙江发展前进的源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推力。今天起,本报推出《潮涌之江兴三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回望可歌可泣的前行之路,展望勇立潮头的崭新征程。
□本报记者 金国栋
“现在真方便!生猪检疫申报不用再多头来回跑了,我只要动动手指就可在智慧畜牧APP上完成。”7月31日,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千金荣山家庭农场负责人张荣山高兴地告诉记者。
“生猪出栏44头,新生仔猪14头……”张荣山熟练地用手机演示。不到5分钟,手机上即显示:检疫申报材料提交成功。“要是在以前,我得骑车十几公里去镇上的监督所申报,等办完证至少要一天。”“过去养殖户申报检疫,需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练市分所,手工填写纸质检疫申报单。检疫员上门检疫时,也需要先做好纸质检疫记录,回到所里再将检疫信息输入电脑,然后开证、发证。”南浔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梅宽介绍。而现在,所里收到申报信息后,在电脑上即可清楚了解到养殖情况和免疫信息,工作人员前往养殖场检疫,经检疫合格,便开具电子产地检疫证明,整个过程只需一两个小时。
申报生猪检疫如此方便快捷,得益于省畜牧兽医局建立的“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动物检疫系统”。“由此实现了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让数据跑、让事儿追着人来跑。”梅宽说。
“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动物检疫系统”,构建了动物检疫和省外调入动物备案APP,畜禽养殖场(户)、调运户可通过手机APP,实现检疫和调运备案等事项网上办理。去年3月正式启用以来,深受欢迎。据省畜牧兽医局负责网上办事的朱家新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从省里到县里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无缝对接,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大大方便了群众。
养殖户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那么,畜禽产品安全能否保障?省畜牧兽医局动物检疫工作负责人陆建定给了记者肯定的回答:改革后,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减,我省严格落实动物检疫各项要求,并不定期到各地进行抽检,确保畜禽产品安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创新实践载体,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建立合力推进机制,分解落实任务,把网上办事作为推动改革的“牛鼻子”来抓,制定《“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规程》,明确并规范受理审查、业务审查、许可决定、出证服务等网上办事环节及责任和任务;建立月统计、季通报制度,按季对各地、各事项办件量和办事率、网上申请率情况进行通报,倒逼各地推动网上办事改革,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省农业厅本级率先示范,推出了‘零跑腿’。按照‘网上办事+快递送达’办理模式,群众和企业实现了‘一次不用跑’。”据省农业厅办证中心负责人郑水明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业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总量达320多万件,省、市、县3级网上办事率分别为100%、99.99%、99.65%,保持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