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预报显示,继今年1月31日之后,又一场精彩绝伦的月全食于7月28日现身天宇。天文专家表示,这次月全食是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食。根据预报,本次月全食的初亏为28日2时24分,食既为3时30分,生光时刻为5时14分,复圆时刻为6时19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阶段长达1小时44分。
为什么持续时间这么久?月全食的时间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介绍,这次月全食的时间比较长,与月球恰巧位于远地点,与地球的距离比较远有关。“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绕主星体运转,它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由于月球位于远地点时,是绕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因此穿过地球阴影的时间就长。”平劲松说,地月距离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日地距离。夏至刚过去一个月,夏至是一年当中日地距离最远的时候。同样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这也是一年当中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比较慢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太阳、地球、月球正好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地球运转速度比较慢,其阴影遮挡月亮的时间比较长,这也会使月全食的时间加长。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就形成了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
平劲松解释说,月全食又被称为“血月”。发生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的影子里,按说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月球。但是地球的大气相当于一个球状透镜,一部分日光通过这个球状透镜发生了折射,照到了月球上。而且,在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的过程中,除了红光之外,其他波长较短的光大多被大气层散射向四面八方。波长比较长的红光照到月亮上面,月亮又把红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发生月全食时,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亮红通通的。
(摘自《科技日报》 刘园园/文201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