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规避几个倾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篇大文章,抓住了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难点,对此要有紧迫感、使命感。要防止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边缘人”或利益受损者。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多管齐下,积极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支持工商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支持小农户增强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能力。
  有人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解决“人、地、钱”的问题。但解决“人、地、钱”的问题,关键又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要努力把编制规划作为撬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杠杆,这比在规划中按照现行政策文件设计几个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更加重要。要加强规划精神和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将规划编制过程转化为规划理念、规划意图普及推广的过程,转化为增强规划实施自觉性的过程。
  为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要努力规避以下倾向。一是规避战略问题战术化倾向,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二是规避发展目标浪漫化、理想化倾向,积极稳健地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三是规避振兴方式单一化和“一刀切”倾向,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有机和多样化、特色化振兴;四是规避体制机制改革工程化、政策支持盆景化倾向,着力推进广大农民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五是规避支持重点错乱化和推动“三农”配角化倾向,有效辨识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参与者和侵蚀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