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路上有障碍物,我们用手机一拍一传,就会有人来处理,太方便了。”浦江在全县推广“互联网+红色路长制”四好农村路管养新模式,促进农村公路整体美化,受到各方点赞。
作为全省“四个全面”试点县,浦江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先行先试,创新建设浙江“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浦江县有农村公路867公里,山区公路塌方、水毁时有发生,养护和管理任务重。去年10月,浦江在全省首创“互联网+红色路长制”四好农村路管养模式,一条条原本疏于管理的通村小路,不仅有了党员专职管理,路上的大小事儿还全部纳入“四张平台一张网”监管,即时即办。
“红色路长制”是指由县领导担任县级路长,乡镇与村负责人分别担任乡镇、村级路长,网格员、公路志愿者担任公路信息员,养护工担任公路养护员的五级公路管理机制。浦江交通部门负责人说:它就像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形成了责任全覆盖的工作体系。目前,全县有122名乡镇级路长、202名村级路长活跃在527公里的乡村公路上。每个村子均设有2-3名网格员,协助日常公路巡查,及时采集信息,上报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中心通过网络和手机终端受理、指令给公路养护站,指派专人作业,并在网上反馈结果,获取评价,形成工作闭环。
到今年5月底,该县通过镇、村红色路长的带动,已组织党员干部和养护员参与道路清障和清扫6380余人次,通过联动网上报有关道路养护方面问题的信息1080余条,由村级路长直接组织修复道路破损290余处,反馈率达93%,满意度达100%。村民们说:路上时时有人管,这个办法好!
与此同时,浦江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开展“山上浦江·美丽交通环”建设,串联8个相关景区,总里程89.6公里。把“四好农村路”建设融入书画浦江特色,实施公路美化绿化,实现“万年浦江山水秀,书画墨香飘满路”。全县先后投入2亿元,在公路两侧种植乔灌木,播种三叶草、草花,提升节点景观405处,完成260公里美丽公路创建。通过新建和改建一批通达旅游景区道路,促进了旅游品质提升。
顾循良 徐益丰 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