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这些“黑锅”,杨梅“不背”

  谣言一 吃1颗杨梅=吃10条虫子
  网上有视频,将杨梅放进盐水中,几分钟后就可看到一些白色的小虫往外爬出。因此有的文章冠以“吃1颗杨梅=吃10条虫子”的骇人标题。
  真相:省农科院专家表示,水果上有蛆虫,就像青菜上有青虫,并不影响食用健康和安全。
  水果上的实蝇或果蝇是植食性植物害虫,以新鲜的水果为食,没有病原菌,所以水果上即使有蛆虫,去虫后还是可以吃的。就像青菜中有青虫,我们把青虫去掉后青菜还是可以照吃不误一样。
谣言二 杨梅打膨大剂增大
  2017年6月,一条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视频画面中,慈溪市横河镇的一位农民正在给杨梅树喷洒所谓的“药剂”,这时画面外传来一名男子的询问:“杨梅还要打药水呀?”该农民答道:“我打的是膨大剂。膨大剂打得好,杨梅个头儿就大,价格也就卖得更高。”
  真相: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辟谣信息称,经民警调查,视频中的农民给杨梅树喷洒的是水,而视频对白是发布者一人分饰两角,采用方言进行配音,所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视频制作者胡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谣言三 杨梅注胶作假
  在网上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女子把杨梅放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挤捏后,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女子对着镜头说:“你们看看这些东西,捏都捏不动,是胶,买杨梅时一定要注意。”
  真相: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许文平表示,杨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的成分中包括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杨梅果肉由众多肉柱聚集而成,由于没有果皮包裹,果实非常容易被破坏。因此,视频里的女子很轻松地就可以将杨梅搓烂,而剩下的是组织结构被破坏的肉柱,并不是她声称的“胶”。
  许文平强调,杨梅果肉由于没有果皮的保护,极不耐储藏,很容易受伤和腐烂。如果给杨梅一个一个注胶,不仅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
谣言四 杨梅浸泡不明液体
  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视频显示,台州市的几名果农把成筐的杨梅放入装满液体的大缸里,浸泡几秒钟后抬出沥干,随后将杨梅放入车内运走。
  真相:经台州市网警调查,该视频属于恶意造谣。视频发布者黄某是一名果农,因别人曝光他给水果用药的行为,影响了他的水果销量,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故意制作假视频并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农。黄某因此被行政拘留7日。
石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