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康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浙江省供销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供销社及社有企业的优势,以贵州省黔西南、黔东南为重点,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把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与开展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以长毛兔、茶叶产业为主的跨省产业扶贫格局,在促进当地扶贫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精准扶贫
浙江省供销社所属的浙江新大集团是我省畜产品进出口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毛衫出口企业。2015年3月,新大集团结合企业服装业务对兔毛原料的需求,在原普安县德信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贵州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大集团占股71%),投资8000多万元,在贵州省普安县建设长毛兔良繁中心、兔用饲料加工厂、长毛兔技术培训服务中心和养殖示范基地,实现了良种繁育、技术培训、种兔供应、饲料生产、兔毛加工一体化经营。
近3年来,该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长毛兔养殖。已在普安等地培训农户1500多户,优惠价提供种兔3万多只,普安县长毛兔存栏量从2015年初的3.8万只,发展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9.76万只,养殖户达676户,其中贫困户452户。同时,以普安县为中心,已带动安龙、盘县、兴义、兴仁等周边县(市)300多户农户饲养长毛兔。
该公司采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委托养殖模式。贫困户用政府财政扶持的2万元资金入股公司,用于购买100只成年兔和5000元饲料,委托公司进行为期3年的集中代养,所有权归农户。3年后,一次性返还农户种兔135只(价值20250元),年保息分红不低于8%,即每年1600元。现已吸纳168户贫困户进行托管。二是订单养殖模式。贫困户利用“特惠贷”资金(贵州省出台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内贴息贷款的政策)和扶贫补助资金,在房前屋后发展长毛兔养殖,也可直接到公司养殖小区低价租赁兔舍养殖长毛兔,公司通过“五提供、一回收、一保底”(提供培训、种兔、饲料、药品、技术服务,回收兔毛,低潮期保底价收购)的订单方式帮助发展,让养殖场成为公司的第一车间,贫困农户成为产业工人。现已有120户贫困户参与订单式长毛兔养殖,户均年增收3万至4万元。三是保底分红模式。对无发展能力的“两无”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公司,公司按年息12%保底分红,即:每户“特惠贷”资金5万元入股公司,公司每年给予6000元的分红。现已有31户“两无”贫困户入股公司,户均年增收6000元。
以普安县盘水街道的红星村精准扶贫智能养殖小区为例,该村有12户贫困户用“特惠贷”资金和土地入股公司,37户农户用土地入股,75户贫困户采用委托养殖模式。该村贫困户肖广田自从2017年下半年用政府补助资金养兔以来,获得1万多元收入。如今,肖广田爱上了长毛兔养殖业,每天和长毛兔朝夕相处,把它们当成了脱贫的宝贝,哪只兔子怀孕、哪只兔子要剪毛,他都如数家珍。在当地,兔农传唱着“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的顺口溜。
扶贫异地搬迁与产业发展融合,建设特色小镇
将扶贫异地搬迁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既可解决异地搬迁居民的就业问题,又可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浙江新大集团与普安县政府合作,在当地建设具有扶贫异地搬迁和长毛兔产业园两大功能的“兔业小镇”。
小镇占地698亩,总投资17亿元,计划于2020年建成。住宅区可安置异地搬迁农民6000人,同时,配套商业建筑、文化展览馆、幼儿园、农贸市场、地下停车库等。长毛兔产业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长毛兔种兔繁育、农户养殖、兔毛加工、纺纱、针织、梭织、服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年综合收益达16亿元以上,可带动普安县5000户农户脱贫致富。
发挥行业领先优势,助力脱贫致富
得益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近年来,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浙江省供销社下属浙江省茶叶集团(以下称浙茶集团)发挥行业领先优势,加强与贵州产茶大县合作,共同做强茶叶产业。
一是建设原料基地。浙茶集团利用自身的加工能力和销售网络,通过“浙茶集团+县域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毕节市金沙县、遵义市余庆县等地建立茶叶生产基地8.7万亩,年收购茶叶1.7万吨,带动农户13万户。
二是强化品牌引领。浙茶集团发挥品牌优势,通过加强与当地茶叶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带动余庆县等一批产茶大县实行茶叶标准化生产,有效提升茶叶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绿茶市场整合与茶农增收。此外,浙茶集团正在推进与贵州省晴隆县、独山县开展茶叶综合加工合作洽谈,与贵州毕节、遵义的其他茶叶主产区县,谋划以茶产业多渠道创新,助力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省供销社贵州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给长毛兔剪毛。麻剑雄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