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浙”迎八方宾客 共享种业盛宴

  □本报记者 蔡希师
  为期两天的第十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已于22日闭幕,但种博会的田间核心展示基地(地展),将持续一周。在地展现场,这几天仍是客人多多。种植大户们走进田间,仔细观察,精挑细选,乐“淘”自己看上的良种。市民们携家带口,共享田园风光。在这场“田野里的种业盛宴”上,既有商机,又含乐趣,喜气洋洋……
田间地头 搭建购销平台
走在田间核心展示基地内,但见田间道上搭着一个个参展企业的展示棚,工作人员不时地回答客商的问题。你来我往三言两语之间,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你好,你这个番茄的抗病毒性怎么样?”“你这个‘粉如意’品种的资料和联系方式可以给我一份吗?”大连米可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的展棚前,围满了咨询种子的客商。据该公司东南区域经理林贤镇介绍,这款“粉如意”番茄最大的优势就是抗病毒性强,对番茄花叶病毒、枯萎病和灰霉病都具有高抗性,加上口感很好,很受种植户的追捧。“去年我们来展示过,反响很好,今年就作为拳头产品展示,让大家更好了解它的田间反应。”林贤镇告诉记者,“粉如意”番茄的市场价格很高,今年在四川卖到了12元每公斤。因此,公司将杭州、苏州等城市作为推广目标,而参加浙江种博会则是他们推广的重要渠道。“这两天来询问的客商很多,提出了合作意向。种博会这个平台真的好。”
  展商迎客来,客商淘到宝。云南亚雄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雄,就是一名种博“淘宝客”。
(紧接第1版)“这是我第三次参加种博会了,前两年来淘到了勿忘农的‘台绿’系列,今年还是来考察‘台绿’的。”
  “以前我们采购的都是日本的品种,不仅价格高,产量也比不上‘台绿’系列。”杨雄说,随着这两年“台绿”系列西兰花在云南的种植表现越来越好,浙江种比外国种更受农户的欢迎。“现在‘台绿’系列已经供不应求了,这次由于我来得晚了点,只争取到4万包。明年种博会我得早点到。”
高新农机 展现科技力量
  一年一度的种博盛会,也是一场农机大展。播种机、收割机、打捆机、包装机……来自全国及国外引进的高新农机,让人们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一台四轮小汽车,驶过的地方“寸草不生”。筑水农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小汽车是乘坐式割草机,适用于果园、农场、绿化带、草坪等杂草场地的清除作业。“割草效率非常高,一个小时就能清除8亩地的杂草,同时粉碎的杂草直接作为养料还田。”
  在割草机旁,一台行走着喷吐黑膜的大机器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原来,这是一台集垄土、覆膜、移栽于一体的牵引式半自动蔬菜移栽机。旁边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这台机器,三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大大节省了人力,让蔬菜移栽这项繁杂的工作变得轻松。
  农业生产过程需要机械,农业销售环节中,机械也在大放光彩。工作台上放上一把葱,在履带行进中就完成了打捆和尾部切除的工作,这台机器就是上海康博实业有限公司参展的打捆机。“韭菜、菠菜、芹菜等蔬菜,也可用它打捆作业,一个小时400捆的工作效率,远高于人工。”该公司的总经理应华告诉记者,公司还带来了其他有意思的机器。“譬如这台包装机,每小时可以包装400包蔬菜水果,还可以根据要求进行托盘包或裸包。”应华说,这两台机器都可以让提升蔬菜瓜果的商业附加值。今后除了农业生产流程需要机器换人,在销售时也需要农业机械来添油加力。
新奇有趣 观光田间课堂
  多种多样的蔬菜瓜果,新奇有趣的农业装备,现代化气息十足的种博会,已经不仅仅是种企客商云集的种业大会,还是市民与学子齐聚的观光会与田间课堂。“老师,这个我可以试着操作一下吗?”一名黑人青年,用尚不熟练的普通话向身边人问道。原来,他们是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的非洲交换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种博会参观学习。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的杨自栋教授告诉记者,共有8名研究生和15名非洲留学生跟他一起来。
  “带他们来看看在不同环境下,特定农机的操作方法,让他们的学习更接地气。”杨教授告诉记者,种博会的农机展主要展示的是瓜果蔬菜类的农用机械,非常适合做同学们的田间课堂。来自赞比亚的常歌同学告诉记者,这是他来中国后第一次参加农业展会,虽然很多农业机械在课堂上都看过照片,但实物还是第一次见到,“很兴奋,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割草机,非常想坐上去尝试一下。”
  在丝瓜地方种质资源展示棚中,小女孩的笑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交谈中得知,女孩是萧山人,妈妈特意带她来参观种博会的。“现在的孩子对农作物不怎么了解,多是在卡片和电视上看到挂在藤蔓上的南瓜、葫芦,今天到基地来看到了实物,了解一些它们生长的知识,孩子特别开心。”女孩妈妈表示,这种田间课堂非常适合小朋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