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5月2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在浙江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在杭州主持召开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和乡村规划座谈会。
余欣荣指出,十几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开创的“千万工程”路子,以高度的觉悟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在城乡规划管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达到了很高层次,乡村振兴工作引领全国。
余欣荣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把好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方向。一是要把准责任定位。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市县主体责任,聚焦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二是要找准关键环节。要注重因地制宜,先谋后动,上接中央的方针政策,下连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三是要创新方式路径。要注重上下联动,重点是把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梳理,转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步骤,尤其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环境下,有效谋划和解决“三块地”(耕地、宅基地、建设用地)的问题。
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三农”工作持续迈上新台阶。目前,全省2.7万多个村庄已实现整治全覆盖,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05:1。
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在汇报浙江乡村振兴工作后表示,乡村振兴要有科学的规划,要推动全域大规划,让目标方向明起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培育产业大品牌,让现代农业强起来;“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要开展环境大整治,让乡村面貌靓起来;“乡风文明”是现代农村的灵魂,要促进文化大兴盛,让良好风气浓起来;“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要构建治理大体系,让乡村秩序好起来;“生活富裕”是农民的普遍追求,要强化服务大保障,让农民生活美起来。
座谈会上,杭州市余杭区等全国9个县(市、区)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体系、人才振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文明乡风、人居环境、基层治理、城乡融合等方面工作,作了经验介绍。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和杭州市规划局、萧山区农办、余杭区塘栖镇政府、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等单位交流了加强乡村规划、推进生态宜居村镇建设的做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