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乡村故事

吴晓峰的“石画”人生

  “石头大半都有精致高贵的灵魂,我也不烦厌的一遍又一遍仔细到没有法子再仔细的、完美的去装饰它们。”作家三毛在《石头记》中,曾经描写过自己贪恋于“石画”的热情,如今这一场景在一位遂昌达人那里,得到了延承。一块块冷冰冰、毫无生气的石头,经他之手就变成了一件件有温度的艺术品。
  遂昌这位“石画”达人名叫吴晓峰,今年42岁,王村口镇人,是一名面料图案设计师。
  吴晓峰从小对画画就有着特别的执着,热衷于艺术创作的他从农业机械专业毕业后,便走上了艺术之路。
  他与“石画”的渊源,还得从2005年说起。“那时在网上看到外国艺术家在石头上画的猫,觉得十分有趣,便试着临摹了几幅。”吴晓峰说,从那时起他便开始琢磨起了“石画”。一开始,他纯粹是把石头当成画布,用颜料涂白后,在上面随意作画。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石画人生”专业团队,拜入了国内工艺美术大师马一民的门下。
  “加入这个团队后,我才真正了解了‘石画’。我开始关注石头本身的图案和颜色,每一块石头都有不同的形状、纹路和颜色,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构思和创作。”吴晓峰说,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利用好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让创作过程充满挑战和乐趣,也正是因为这份独一无二,才让每一块石头有了灵魂。
  “石画”俨然已经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吴晓峰说,找到一块适合创作的石头并不容易,为此费了不少心思。“我现在有个‘毛病’,在外面一看到怪石就会两眼放光……”吴晓峰幽默地形容自己因“石画”而养成的“怪癖”。只要回到老家王村口,都会去河边寻找适合作画的石头,有时也会整日泡在网上,淘适合作画的长江石。
  “我第一眼看到这块石头,就觉得它与众不同,有人说它像马,我觉得它像一条跃出水面的胖鱼。”吴晓峰每拿到一块石头,都会仔细研究一番,有时灵光一闪,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有时则要放一放,慢慢寻找灵感。《鲤鱼跃龙门》是他新近创作的作品,也是目前为止他最喜欢的作品。
  每一件作品,吴晓峰都精雕细琢。正是因为这份较真劲,吴晓峰的作品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精品,都是他的“心头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滔滔乌溪江水养育了吴晓峰,从小耳濡目染的是红色文化,即使在外多年,吴晓峰对家乡依旧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我现在作品还不够,等忙完手头这份工作,就开始着手准备遂昌元素题材的创作了。”吴晓峰表示,他将创作更多遂昌元素、红色题材的作品,让每一位到过遂昌的游客都能带走一分专属的遂昌记忆,为家乡的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蓝怡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