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近期,杭州市中医院每天要收治三四十例蛇虫咬伤患者

天气热了,要防蛇虫咬伤

  近日,50岁的张先生被紧急从浦江转入杭州市中医院。家人说,因为上山挖笋,他被一条剧毒五步蛇咬中了小拇指。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袁丞达对他检查后说:“情况很不好,整个右侧上臂发黑,恐怕小拇指保不住了。”
  4月下旬以来,气温突破25摄氏度,毒蛇冬眠后复苏,放毒量大增。作为省中医药学会蛇类医药分会主委单位,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每天都要救治七八例蛇咬伤患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被毒虫咬伤的患者也尤其多,有一对来杭州西溪湿地游玩的情侣,住民宿时被蜈蚣咬了肩膀。
冬眠后的五步蛇咬了挖笋人
  每年春天,浦江人张先生都要上山挖笋,今年,他叫了100多个村民一起上山。“挖了这么多年笋,我还是挺有经验的,为了防止被笋壳扎伤,手上还戴着一双棉纱手套。”张先生说,当时他正准备去拔一株春笋,没发现上面盘着一条五步蛇,结果被咬中了右手小拇指。
  张先生知道被五步蛇咬后,马上挤出伤口的毒血,就下山朝医院赶。当地医院给他用了抗蛇毒血清,还是没能阻挡毒性扩散,全身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只得转到杭州市中医院。“到我们医院时,患者的小拇指已经发黑,整个右上肢肿胀,感觉疼痛和麻木。”袁丞达副主任医师说,张先生的血小板已跌到了1万单位,只有常人的十分之一。联合外科专家会诊,大家都觉得情况不妙,“恐怕只有截肢才能保命。”
  五步蛇的毒性超过眼镜蛇,其毒液是一种溶血毒素。被咬后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现象,继而出现肿胀、起泡、组织坏疽、溃疡,随后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最终丧命。它的毒素属于血液毒,伤者受到惊吓会心跳加速、立刻逃跑,这都会使毒素更快蔓延至全身,毒发时间特别短。
  袁丞达说,开春后气温大于25摄氏度时,冬眠的毒蛇就醒来活动了,此时的放毒量特别大,被咬后的致残比例也尤其高。
被蜈蚣、毒蜘蛛咬伤者大增
  五一小长假期间,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要收治七八例蛇咬伤患者。此外,病房以及走廊的加床上,还住着更多被蜈蚣和毒蜘蛛等毒虫咬伤的患者,最多的一天收治了30例。“真没想到,逛了一趟超市回来,左腿就被毒蜘蛛咬了。”坐在病床上的王阿姨掀起裤腿,大腿外侧有一个黑点,周围是大片红肿,“除了腿,我身上也奇痒,医生一看就说是蜘蛛咬伤的,让我马上住院。”
  来杭州西溪湿地游玩的情侣秦小姐和男友也一脸懊恼,两人前一天住在湿地一家民宿,晚上11点多休息时,男朋友感觉左肩很痛,“我看到他身上有一条蜈蚣,皮肤被咬了两个黑点,赶紧挤出毒血赶到医院处理。”
  袁丞达说,医院每年会收治800例到1000例蛇咬伤患者,以及上万例毒虫咬伤患者。他们发现,毒蜘蛛咬伤相对病情较重,患者通常是在家里穿衣裤时被咬,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马蜂、蝎子等,咬起人来也很厉害。
今年抗蛇毒血清库存充足
“被蛇虫咬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段时间,医院每天都要接诊三四十例患者。”省级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邬氏皮科第三代名医邬成霖教授说,如今生态环境好了,人们喜欢上山下乡游玩,被蛇虫咬伤的人也多了。
  最近踏青,最好不要去山林茂密的野路,人少出没的地方容易藏蛇,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咬。真要去郊外要注意防护,建议戴上手套,穿上长靴或雨靴,尽量不要去田野、溪沟的乱石堆下、草丛中、荒野路径,农民朋友野外作业时更要做好防护措施。
  “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去野外游玩,要准备一根棍子,一路走,一路打草惊蛇。”邬成霖教授说,以前许多人一被毒蛇、毒虫咬伤,就用布包扎起来,现在不提倡这么做。最好将伤口敞开,用局部针刺、拔火罐等方法,把毒血挤出或吸出,并尽快送医院救治。千万不要用嘴巴去吸毒液,因为毒素会由口腔黏膜吸收,伤及施救者。如有可能,记下蛇的品种或打死后随身携带,这样有利于医生更好更快地采取救治措施。
  邬成霖教授说,今年,市中医院的抗蛇毒血清库存充足,有抗蝮蛇、抗五步蛇、抗银环蛇血清等六七种抗蛇毒血清。另外,在救治伤者时,还用上了中医中药,通过口服、外敷解毒消肿的中药,为重症患者补气血,争取抢救时间。
柴悦颖 徐尤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