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丝瓜-水稻轮作模式是温州等地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利用丝瓜对温度比黄瓜敏感这一特性,在前期低温条件下,丝瓜的藤叶生长速度慢,对黄瓜的生长影响小,等到翌年气温逐渐回升时,丝瓜开始进入旺长期,而此时黄瓜采摘已基本结束,再将黄瓜拉秧,腾出棚架空间供丝瓜生长,从而使光热和大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茬种植水稻,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还可克服瓜类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目前该模式在苍南县、瑞安、平阳等地推广应用,年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
产量效益
该模式一般亩产黄瓜3000千克,产值1万元;亩产丝瓜5500千克,产值1.2万元;亩产水稻500千克,产值1600元;合计亩产值2.36万元,扣除各类成本(农户自家不算工资)约5000元后,净利润1.86万元。
茬口安排
丝瓜11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等丝瓜出苗后再播黄瓜种子,两者播种期相差约10天,12月中下旬全部移栽定植至大棚,翌年2月上旬,黄瓜开始采收上市,4月上旬采收结束;3月上旬丝瓜开始采收上市,7月上旬拉秧并翻耕后种植水稻;水稻于6月中下旬育秧,7月上中旬移栽,10月底或11月上旬收割。
关键技术
黄瓜、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黄瓜宜选用早熟、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百斯特”“超美特”等;丝瓜选用“苍南肉丝瓜”。
2.培育壮苗。丝瓜于11月下旬播种,黄瓜12月上旬播种。出苗后逐渐降温并加强通风,以防秧苗徒长,并有利于雌花形成。
3.大田准备。晚稻收割后,每亩施腐熟鸡粪或牛粪1000-15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等作为基肥,整地做畦,平整畦面后盖好地膜。
4.适期定植。12月中下旬至瓜苗二叶一心时,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一般每畦种两行,奇数畦的两边离畦边30厘米处分别种植黄瓜、丝瓜各一行,偶数畦两行全部种植黄瓜,黄瓜株距45-50厘米,丝瓜株距50-55厘米,每亩种植黄瓜约1300穴(每穴1株)、丝瓜约400穴(每穴2株)。
5.大棚管理。定植后及时覆盖棚膜和二层膜保温防冻。追肥宜薄肥勤施、少量多次。通常定植后在第一批黄瓜开始采摘前3天,每亩通过滴灌每次追施尿素5千克,复合肥8-10千克,每次间隔7-10天,阴雨天为降低棚内湿度,可以少施或不施。
6.病害防治。大棚春黄瓜病害较多,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灰霉病和角斑病等,生产上宜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合理选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并严格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同一成分的农药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最多只能连续使用2次,以防产生抗药性。
7.及时采收。黄瓜、丝瓜一般以嫩瓜上市,采收不宜过迟,否则果实易纤维化,降低商品性。一般黄瓜在雌花谢后10天开始采收,丝瓜在雌花谢后10-20天采收,每隔1-2天采收一次,且宜在清晨采收。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用“甬优9号”“中浙优8号”等迟熟、耐肥品种。
2.育苗管理。根据当地丝瓜行情,于丝瓜拉秧前4周左右播种(一般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移栽。
3.大田管理。由于蔬菜田肥力水平较高,水稻整个生育期一般不需施肥。在水浆管理上,尽量做到浅水勤灌和适度早搁。注意防治螟虫、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害。
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沈年桥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 姚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