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劳动模范,都是先进工作者,都是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都是最美的劳动者。
近日,在我省庆祝“五一”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上,对今年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和工人先锋号、“浙江工匠”进行了表彰。在这些劳模先进中,不乏三农代表的身影,他们或是甘于奉献,业务精湛,勤勉务实,心系三农,为粮食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农技人员,或是技艺突出、数十年如一日钻研业务的制茶工匠,也有扑在生猪养殖一线发光发热的运营经理……近来,记者走访了几位受到表彰的三农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成最美,成为优秀,让人颇受教益。
今年53岁的王仪春,是湖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粮油作物品种和技术的推广,是市粮油领域首席专家。为了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的粮油品种,王仪春常常跑田头、访农户,察苗情、查病虫,搞调研、定措施。皮肤被晒得黝黑,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种粮农户的心中,王仪春不仅是粮油丰产的“领路人”,更是他们增收的“护航员”。
王仪春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就是让农民的“米袋子”鼓起来,“钱袋子”更丰满。“因为经常与农民面对面打交道,我深切体会到农民对增收的迫切愿望,这对于我来说是动力更是一种责任。”他说,这一次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将为他今后的工作添油加力。
提起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陈立平显得很是开心:“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感到十分荣幸。”
陈立平是浙江美保龙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他负责运营的美保龙360亩的美丽牧场,空气清新环境整洁,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养猪场。“考察借鉴国内外同业,养殖场建立之初就引入全程环保控制系统,从源头上就开始控制污染的产生。我们坚信,传统养殖业只有注入生态文明因子,杜绝养殖产生的污染,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陈立平告诉记者,公司在建好生态循环示范样板场后,将在全国重点养猪省份筛选合作养殖场,引领传统养殖业走生态文明之路。他希望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让美丽牧场的未来更加绚烂。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达有,作为“浙江工匠”的获得者,与劳模们一同接受了表彰。“给我这一荣誉,代表了大家对我制茶技艺的认可。”
陈达有16岁跟父亲学炒茶,至今已有30多年的炒茶经验。长时间的接触,让他对茶叶有种独特的情缘与感悟。“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茶叶都是通过机器来制作,虽然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但是感觉少了一份原味,所以我还是坚持手工制茶。”陈达有告诉记者,炒茶,不仅要能吃苦耐劳,还需要有一份对茶的热爱。摘茶期间,每天从下午3点开始,要通宵炒制到次日早上8点,非常辛苦。而且出茶慢,一台机器2小时能炒茶7公斤,手工炒茶的话2小时只能出半公斤茶。所以,愿学手工炒茶的年轻人非常少。
“现在女婿跟着我在学手工炒茶。祖辈留下的看家活不能断,炒茶技艺的传承不能丢。”陈达有说,今后,他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炒茶手艺,从而来学习炒茶,让“浙江工匠”的精神发扬光大。
劳动最光荣,实干最可贵,劳模最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