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浙江卫视记者 杨川源林晨
“大家都愿意用沼气。你看,这个原本放着煤气罐的地方,已经放了腌菜坛。现在我们已经不用煤气了。”日前,记者走进诸暨阮家埠村,村民王定先表示。
去年,阮家埠村投资118万元,建起了沼气工程,管道通到了每家每户。集体用沼气,村民看中的是又好用又便宜,粗算下来,烧沼气比烧煤气每年能少花四五百块钱。而对于沼气站管理员王月泉来说,感受最深的则是这一年下来环境的改善。
“以前村里的卫生不好搞,现在沼气站建立了以后,不仅是养殖场,村民家中的粪便都可以拉过来用,平均一天有五吨的量,村里的环境也因此越来越好。”王月泉对记者说。
据统计,诸暨目前建成运行的沼气工程有143处,78家保留猪场共建沼气池1.96万立方米,供气1000多户。除了供气之外,经脱硫净化后的沼液沼渣,还能给周边的农田、蔬菜苗木基地提供优质有机肥。阮市镇檀溪村的蔬菜种植户胡伯福直言,沼液不仅免费还是有机肥,化肥再好大家也不会用了。
诸暨阮家埠村的生动实践正是我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通过利用沼气、生物天然气,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力度,推进养殖场改造提升。2017年,我省对320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养猪场进行改造提升,完成目标任务126%,累计利用沼液834万吨,推广商品有机肥107万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我省还将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禽畜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