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农业厅下发《关于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以加快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以上。
加快出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要迅速制定本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细化分年度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并提请地方政府发布。要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纳入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等重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
全面落实规模畜禽养殖场主体责任
《通知》强调,各地要督促畜禽养殖场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内部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改造养殖废弃物治理设施,确保设施始终安全有效运行,不断提升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健全畜禽养殖污染线上线下防控机制,推进养殖场动态管理,严防养殖污染事件发生。进一步深化养殖场提升改造,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存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封闭式集粪棚建设,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留存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提升改造,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继续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美丽牧场建设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今年新建 200家美丽牧场,到2020年底前全省建成1000个省级美丽牧场和22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大力培育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
《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大力推进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建设,力争连续三年、每年培育200家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要分农时、分作物科学测算配套消纳地沼液消纳能力,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县域定点定量定时农牧对接方案,在规模养殖场或配套消纳地建设沼液贮存设施,且能储存2个月以上沼液量。健全沼液就近消纳利用机制,对异地消纳的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网,配置异地消纳运输车辆,方便种植业主使用。进一步加大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建设,扶优做强10家以上沼液配送服务组织,加大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力度,全面推进沼液储运、管网管护、贮存设施管护等专业化服务。继续实施沼气工程,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或沼气发电用于生产生活。
深入推进有机肥开发利用
《通知》指出,要根据畜禽饲养量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或堆肥场,鼓励大型规模养殖场投资建设或就近入股有机肥加工场。推进沼液加工成沼液浓缩肥使用,进一步减量增效。加大有机肥、沼液肥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商品有机肥补贴标准和数量,争取将沼液肥纳入有机肥补贴范畴。大力推进安吉、龙游、武义、黄岩等4个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打造一批省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和示范基地,全省每年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400万亩以上,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00万吨以上。
全面推广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
《通知》要求,各地要继续深入推广畜禽生态养殖八大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利用水平。大力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绿色环保型饲料,严格落实饲料中微量元素、抗生素、盐分等减量标准,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提升资源化利用安全管控水平。加快推行节水型饮水器、干清粪工艺和发酵床养殖,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排减臭等关键技术集中攻关。今年在全省推出200家发酵床养殖示范场,在敏感地区出栏5000头以上养猪场探索建设一批综合减臭示范场。加强畜禽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浓缩肥生产等技术攻关,着力破解有机肥水分超标问题。全面推广沼液肥料化利用、水肥一体施用等技术,促进沼液还田利用。
全面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监测与评估
《通知》指出,省级统筹土壤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饲料兽药等检测资源,构建饲料、畜禽粪便、有机肥、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质量监测和安全评估机制。各地要积极开展畜禽粪污、有机肥、沼液中的养分检测和安全评估。今年6月底前,各市要在农牧对接的绿色循环体中确定若干个农牧结合监测点,会同省级监测机构,持续开展有机肥和沼液施用对作物生长、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壤环境质量及肥力等影响评估,建立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链条数据库。
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统筹,倾斜支持规模养殖场、种植业主体、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沼液。综合运用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拓展农机设施装备补贴范围,争取将自动清粪、有机肥发酵罐等新型畜禽节水减臭、粪污处理、沼液沼渣抽排等相关设施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并实行敞开补贴。进一步加大沼液贮液池和配套管网、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沼液配送服务组织等建设运维的政策扶持。
浙旭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年度工作清单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1
健全属地管理责任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公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2018年4月底前公布本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列入“五水共治”“平安浙江”“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内容,对各市人民政府开展考核,向省政府报告督查和考核结果,定期通报工作进展。
2
全面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科学合理调整禁限养区划定范围按照环保部、农业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要求,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根据土地承载能力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合理调整禁限养区划定范围。根据县域农牧对接方案,建立配套沼液池(罐)、配套管网、堆肥场以及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全面建成推出600个农牧结合循环体 200个 200个 200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7.5%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稳定在98%以上
3 培育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整合省内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培育20家以上规模大、技术强、品牌响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支持建设若干个区域性沼液配送服务中心,开展沼液储运、垫料供应、管网管护等社会化服务;继续实施沼气工程,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或沼气发电用于生产生活,探索集中供气、提纯液化气利用模式。
4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400万亩、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400万亩、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400万亩、商品有机肥100万吨
5 推广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推广使用环保型饲料;引导采用节水型饮水器、干清粪工艺和发酵床养殖;推广减臭综合技术;推广粪污收集还田利用、沼液肥料化利用和水肥一体施用技术。利用新技术 2018年推出200家发酵床模式示范养殖场。确定一批畜禽资源化利用安全评估监测点。6 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7 美丽牧场建设 建成省级美丽牧场1000个 建成省级美丽牧场800个 建成省级美丽牧场1000个
桐庐万强农庄生态消纳山地一角。 本报记者 金国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