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浙江种植业

缙云烧饼提升了九头芥成色

  “种了四亩地,预计增收2万元。”日前,在缙云县东方镇胪膛村苏宅自然村,村民田佑康一边忙着切菜一边高兴地说道。“80%的菜干卖给合作社,20%是缙云烧饼师傅‘私人定制’的。”老田介绍,合作社收购价6-6.7元一公斤,但缙云烧饼师傅定制的菜干需要三蒸三晒,可以卖到12元一公斤。老田从2014年开始每年冬天套种一季九头芥,可晒菜干1600—2000公斤,增收2万到3万元。
  近年来,随着缙云烧饼产业的发展,缙云菜干的需求量大增,让更多农民从烧饼上下游产业链中获利。为此,缙云每年都联系丽水市农科院组织科学研究,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并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种菜农户购买切菜机、洗菜机等设备补助,这样大大减轻了菜农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激发了菜农的积极性。
  清明前后,缙云各地的九头芥进入收割腌晒期。利用冬闲田种植的芥菜鲜嫩欲滴,村民们经过收割、晾晒,腌制,最终制成烤缙云烧饼必不可少的缙云菜干。“这几天每天收进3万到3.5万公斤菜干,支付20多万元。”徐生可才30岁刚出头,已是缙云源发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因为缙云烧饼的红火,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杭州的工作,回缙云下田收干菜。现在他的合作社每年为缙云烧饼专供20万公斤的干菜馅料。
  现在,像老田家一样,利用冬闲地种植九头芥,果园、桑园套种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据缙云县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县种植九头芥面积4500多亩,产量预计150多万公斤,农民每亩可实现增收7000至8000元。
  据了解,由于缙云本地产的缙云菜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有不少缙云人到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种植九头芥,实现利润最大化。
  赵泰州 刘斌 周亚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