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新农机购置补贴8大热词

  近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对今后一段时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进行了部署。归纳起来,会议出现频次最高的有8个热词。无论您是农机供应商,还是购机者,弄懂了这8个热词的含义,一定大有裨益。
  No.1 敞开补贴。农业部、财政部《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普惠共享,推进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薄弱地区支持力度,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增强政策获得感。”敞开补贴是2004年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以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说明农机装备量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补贴资金供需趋向平衡。实行敞开补贴,有利于稳定农民购机预期和理性购机,有利于农机市场公平竞争,降低补贴对市场的影响。
  No.2 资质采信。农业部、财政部《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规定,补贴机具必须获得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或农机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列入农机自愿性认证采信试点范围,获得农机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亦可,实现了资质采信的历史性突破,方便农机制造商获得补贴资格。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李伟国司长在讲话中,号召“有意愿的省份,还可以开展补贴机具资质采信多元化、市场化试点,进一步探索扩大补贴机具资质采信的渠道和办法。”
  No.3 新产品。各省可选择不超过3个品目的产品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重点支持绿色生态导向和丘陵山区特色产业适用机具。新产品应当农业机械产品属性明确,技术创新特征明显,能够弥补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新产品需要从先进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面综合评价。新产品试点补贴政策有助于解决现行资质不能覆盖、当地农业生产急需、符合发展方向的农机产品获得补贴资格,推动新产品加快运用,有助于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但也隐含较大风险,必须严格控制。
  No.4 内控制度。会议要求各省2018年要全部建立内控制度。所谓内控制度指一套规范省级农机部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工作流程或制度,包括补贴范围确定、分类分档、补贴额测定、资金管理、信息公开、违规处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健全的内控制度可以规范农机补贴工作,降低补贴风险。
  No.5 绿色农机。会议要求各地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对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粮食烘干仓储、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机具,加大补贴力度。资金充裕和供需相对平衡的省份要力争做到补贴范围内全部机具品目敞开补贴、应补尽补。因资金缺口暂不具备敞开补贴条件的省份,也要结合实际增加敞开补贴的重点机具品目。
  No.6 信息公开。会议要求2018年省、县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全面建设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县级信息公开专栏达到100%,全面、及时、广泛地公开实施方案、补贴额一览表、补贴机具信息表、补贴资金信息实时使用进度等信息,实现阳光下补贴。农机鉴定、认证信息要通过“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准确、及时、有效地面向社会公开,包括鉴定、认证结果、证书和主要技术规格参数等,方便补贴机具投档、社会查询和监督。
  No.7 违规处理。对补贴违规行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持严管、严打的高压态势。各省要抓紧出台本辖区农机购置补贴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细则,发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违规通报及黑名单数据库”的作用,实行省际联动,让违规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No.8 便利化与手机APP。会议分享了一些地方使用农机补贴手机APP平台,满足购机者、农机审核人员和后台系统管理员三大群体需求,实现补贴申请、进度查询、补贴公示、补贴产品查询、补贴审核、发布通知便利化的经验。会议要求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广实行补贴机具网上投档、购机者使用手机APP或网上申领补贴等。
本报综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