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4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建设平安浙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3%、19.2%,刑事案件立案起数同比下降26.34%,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42.53%。全省新增连续12年达到平安创建标准并荣获平安金鼎的市、县(市、区)13个。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58%,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列。
只有人人事事、家家户户、时时处处都平安,才能汇聚起全省的大平安。近年来,我省坚持弘扬“枫桥经验”,加大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浙江省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导细则》等文件,全面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综治中心和全科网格建设。与此同时,我省积极推广桐乡等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全省有注册志愿者118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6.27万个,“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还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针对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吃得放心不放心、水和空气质量好不好等问题,我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联合执法力度,坚持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查处到位、执行到位。2017年,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的安全感分别达到93.67%、94.85%,同比均有明显提升。
今年,平安浙江建设将围绕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的目标,全面实施《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进一步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和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经验,坚持以专项治理为抓手,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以科技创新为载体,为平安浙江插上科技翅膀;以源头治理为重点,力求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以基层基础为根本,筑牢平安建设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