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在草莓园示范应用以螨治螨技术

建德的实践很成功

  螨类是草莓设施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一旦发生危害很难防治,给草莓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建德作为草莓生产老区,螨类发生率高,危害面广,是重点发生虫害之一。建德市草莓办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加州新小绥螨进行“以螨治螨”生物防治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加州新小绥螨具有广食性,可捕食多种螨类和蓟马等小型刺吸型害虫,且繁殖能力强,是其它捕食螨的两倍,能与四十几种常用农药同时使用。2017年起,在建德草莓小镇的红姬草莓专业合作社、杨村桥草莓休闲观光种植园、新安化工草莓示范园及新安江街道、航头、大同等4个草莓主产镇(街道)、7个草莓生产基地和2个种植大户基地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至目前,9个示范点螨类和蓟马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无需进行药剂防治,尤其是红姬草莓专业合作社3亩示范园,在螨类基数较高情况下,完全利用捕食螨防治,园里螨类得到有效控制。
  确保草莓食用安全是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二病二虫”(白粉病、灰霉病、螨类、蚜虫)是设施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通过以螨治螨技术,可减少草莓农药防治几率,一个生产季以螨治螨亩成本500元左右,可操作性强,具有先进实用、效果良好的特点。具体方法是在覆盖地膜和大棚膜前,剥除草莓植株老叶,用爱卡螨等杀螨剂进行药剂防治,以减少草莓园螨类基数。覆地膜和大棚膜后进行第一次释放,亩释放量6瓶、捕食螨15万只以上,间隔30天释放一次,一个草莓生产季共释放3-4次。
  建德市计划全面推广应用以螨治螨技术,并将该项技术列入该市产业扶持政策进行重点推广,加快研究其它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保障草莓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简龙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