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草莓生长发育加快,生产量将逐渐增加,同时病虫害也随之进入高发期。各地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要高度重视病虫无害化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确保上市草莓质量安全。
病虫无害化防控
3月份开始,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随着温度升高,叶螨、蚜虫、蓟马等害虫也相继发生。在防治原则上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防治要做到对症下药,选择低毒低残农药(一病一药、一虫一药)单剂防治,交替用药,严格遵守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草莓质量安全。防治药剂参照《大棚草莓主要病虫防治用药指南》。
大棚温湿度管理
草莓棚内温度,白天尽量保持在20℃-27℃,湿度控制在50%之内为宜,夜间保持在5℃-7℃,以利于延缓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当夜间气温在5℃以上时,晚上不闭棚,适当留有通风口,而早晨则先闭棚,棚内气温迅速升至25℃左右时立即增大通风口,以利于促进植株光合作用。春季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排水沟渠,以免棚内进水。遇倒春寒气温突降时,注意防止冻害。
植株管理和肥水调控
目前,草莓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应及时整理植株,摘除老叶、病叶、果梗,疏去膨大不良及畸形果等,保持株间通风透光。进入草莓第三花序开花结果期,一般每个花序保留5-7个果实。为避免植株徒长,适当保持大棚土壤干燥,根据草莓长势酌情施肥。宜采用滴灌管或简易打孔带肥水同灌。一般选晴朗天气,追施一次不含氯高钾复合肥(N:P:K=13:6:49(40))或冲施液肥,浓度控制在0.3%-0.4%。在采摘间隔期,可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浓度为0.2%-0.3%),补充钙营养,提高果实硬度。
果实采收
根据品种特点和运输距离,适期采收。就近销售以完熟采收为好,远距离销售八成熟左右即可采收。使用洁净的采收器具。采收时要求轻摘轻放,不损伤萼片和果面,规范分等分级,剔除病虫果,合理包装,避免产品二次污染。
注意事项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科学合理使用药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同时,草莓开花期尽量不要喷药,坐果后避免使用可湿性粉剂农药。如灰霉病已发生且非常严重,整个花序都受到侵染时,无需再打药,可摘除感病花茎,促发下一批花序为宜。
具体管理措施要根据草莓的生长生育时期、植株营养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灵活掌握。
注重田园清洁,防止果实污染。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含有激素的叶面肥,确保果实品质和较好的贮运性。 哲秾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