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乡村故事

松阳老街有一间传承百年的打铁铺

  •   《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后,带火了一口锅——章丘铁锅。节目中说,锅由铁匠用传统手工艺锻造,历经十二道工序,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
      一时间,求锅者众。节目播出后几十分钟,章丘铁锅店内2000余口库存铁锅就卖光了,几天之内,收到了数十万的订单。章丘铁锅为何受追捧?大家追的就是那一份匠人之心。其实在浙江松阳的老街上,也有百年打铁铺,和坚守在这里的手工艺人。
    老街上最年轻的打铁匠
      连法打铁店,就是其中一间。连法全名吴连法,他的铁匠铺很小,大概只有30平方米。门口有块缺了一角的木片,用黑笔草草写上连法打铁店店名,在老街彩旗飘扬的招牌前毫不起眼。“不用招牌,大家都知道的。”吴连法说,这个打铁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他是在这里租下门面的第四代铁匠。吴连法今年41岁,是松阳老街上最年轻的打铁匠。“小时候家里穷,想着学一门手艺可以谋生,就跟着姨父学打铁了。”从15岁做学徒至今,锤子一拎就是26年。“打铁是个技术活,要靠领悟和手感的。”吴连法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把烧红的铁钎从火炉里拽出来,然后放到铁砧上用铁锤不断地锤打。“徒弟拎大锤,师傅拎小锤。刚开始学的时候是要出苦力,后来就能用小锤精敲细打了。”回忆当初学打铁的辛苦,吴连法印象深刻,衣服、皮肤被割破、划破是家常便饭,他的眼睛甚至还被锤子顶到受过伤。
      不过学成之后,吴连法也有过一段风光岁月。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打铁是门吃香的手艺活,哪家的农具坏了都需要送到铁匠那里修修补补或重新打一个新的。“到本世纪初,打铁业还是很红火的,我们干一个月等于别人干一年。”吴连法说,那时候买铁具需要预约,产品供不应求,“有人要得提前说,然后排队等。”
    现在已经收不到徒弟了
      不过,现在不景气了。“10年前,松阳老街上有20多家打铁铺,现在整个松阳只剩6家了。现在已经收不到徒弟了,仅能维持生计,家里人劝我改行。”说到这里,吴连法眼里是掩不住的失落。“不过,倒是有城里人找过我。”吴连法想起了一个城里“徒弟”。
      2016年夏天,一个叫王猛涛的设计师从杭州来到松阳,在老街的打铁铺里待了好久。他带来了一些图纸和铁材,想做铁质工艺品。于是吴连法和他一块“鼓捣”,锤打出了一批铁艺品。比如茶点干果盘、茶托等。这些产品独特精致,还卖到了日本。“后来陆陆续续有订单,我打了一些铁艺品,拿到6000多元加工费,挺开心的,是很大一笔进项了。”吴连法说起这个杭州来的小伙子,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不过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了。”最近,也有上海的设计师、高端民宿的老板来联系他,希望帮忙打造定制铁具。
      吴连法说,打铁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我还是想一直打下去的,对这一行有感情了,一天不打就难受”。吴连法期待,心爱的打铁业,能重新红火起来。
      丁施昊 技术 邱建平 徐健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