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项目助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省财政扶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结硕果

  □本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 何法顺
  本报讯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片新蓝海。财政专项就像是一颗火种,既点燃了创业激情,也照亮了前进方向。”记者日前在各地采访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时,听到了这样一句形象的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近年来,我省财政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思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100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仅2017年,省级以上财政投入就达7.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近3亿元,重点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和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发展。如今,这些项目正在各地陆续落地、生根、开花,有力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我们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总投入1300多万元,共获得中央财政补贴562万元。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减轻了我们的资金负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浙江波拉波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项目的承建单位,借助项目实施,该公司对原有厂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引进了1套肉制品加工设备,建设了1个现代化肉制品深加工厂,整体提升了肉制品精深加工能力,2018年预计可实现产值1亿元。该项目的建成,为海盐生猪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绍兴市柯桥区,项目建设对当地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带来的利好也非常明显。作为我省重点产茶区,从2017年开始,柯桥区借助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加快推进该区南部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随着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区内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业态更加多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当地茶产业走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预计到今年年底,该集聚区将新增涉茶种植、加工和农业旅游观光等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为当地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5000万元以上。
  在财政项目的引领和撬动下,我省各地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畜牧、水产、中药材、竹木等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55条,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累计建成休闲农业园区超过4000个,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17年产值353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