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设施茭白-丝瓜立体套种模式

  •   该模式是在大棚茭白种植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的一种新的立体种植模式。设施茭白-丝瓜套种模式,一般于5月下旬大棚茭白(夏茭)采收后,大棚边套种丝瓜,引蔓上棚,无需另外搭架;7月下旬利用丝瓜蔓遮阴来提高秋季茭白的移栽成活率。这一种植模式节省了丝瓜的搭架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缙云等地自2014年摸索成功后,目前在全省各地推广应用。
    产量效益
      夏茭亩产2200千克,秋茭1500千克,亩产值约1.15万元,纯收入5800元,其中生产成本主要为物化成本,如茭白苗、化肥、农药、农膜等和人工成本,每亩物化成本约3700元,人工成本约2000元,合计5700元。丝瓜亩产量约1500千克,产值3300元,纯收入1600元,其中成本主要为物化成本如瓜苗、化肥、土墩容器和人工成本,共计约1700元。
    茬口安排
      7月中、下旬双季茭白定植,10-12月收获秋茭。12月大棚茭白覆膜,翌年4月至5月收获夏茭。4月在棚间培制土墩套种丝瓜,5月引蔓上架,6-8月收获丝瓜。
    关键技术
      1.秋茭栽培
      ①品种选择。选择“浙茭3号”“浙茭911”“龙茭2号”“浙茭6号”等双季茭品种。
      ②育苗移栽。选择株形整齐、结茭部位低、孕茭率高、成熟一致的茭墩作为种墩,3月底前,分苗寄植;7月中旬,定植秋茭。
      ③肥水管理。与常规种植茭白一样,茭田施基肥后,即可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外,其他时期保持水位3-5厘米即可。
      ④病虫害防治。茭白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二化螟、长绿飞虱,需进行综合防治。
      ⑤草害防治。待苗长齐后,及时耘耥,除去杂草,也可排干田水,用药剂防治,或套养鱼、鸭来控制草害。
      ⑥采收。秋茭自10月底开始采收,至12月上旬采收结束。
      2.大棚夏茭栽培
      ①搭棚盖膜。秋茭采收后,及时割去地上残株,集中处置,清洁田园,以减少虫口和病菌的越冬基数。为促进植株提早萌发,一般于12月底完成搭棚并盖膜。
      ②施肥定株。12月中旬盖膜前,施萌芽肥。施好后一周盖膜,灌浅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苗高10-20厘米时施追肥;当苗高20-30厘米时,删苗定株。
      ③大棚管理。棚栽茭白3月中旬前以盖膜保温为主;4月初,茭白植株叶片长高到触及大棚肩部棚膜时,即可全揭膜。
      ④病虫害防治。大棚夏茭由于比露地生长期提前,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一般只需对锈病、胡麻斑病进行一次化学防治即可,方法同秋茭。
      ⑤采收。大棚夏茭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采收,比露地栽培提早25天左右,一直采至5月下旬。
      3.丝瓜栽培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较耐水的普通丝瓜,如“嵊州白丝瓜”“春丝1号”等。
      ②育苗定植。在3月中旬以穴盘或营养钵播种育苗,在4月下旬当秧苗有4叶1心时,选择晴天定植。
      ③引蔓上架。在大棚内离水面1.5米高拉设尼龙丝网,待丝瓜蔓藤长到50厘米后,引蔓到尼龙丝网,丝瓜结果后从网洞垂挂下来,便于操作。
      ④植株整理。丝瓜的主侧蔓均能开花、结果,一般以主蔓结果为主。
      ⑤肥水管理。茭白田一般常年有水,培植丝瓜的土墩置于茭白田中,水分相对充足,不需要浇水。
      ⑥病虫害防治。丝瓜在整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瓜绢螟等,需及时对症下药。
      ⑦适时采收。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果实生长快,每隔1-2天应采收1次。9月初气温开始下降,丝瓜也已过了盛采期,为不影响秋茭生长,要适期拉蔓下架。
    缙云县农业局菜篮办 马雅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