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生 俞新尧
新凤展彩羽 振翅摩绛霄
钱万强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他悲天悯人、仁慈隐恻,赤子之心,溢于言表。他给我们交底说: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是个负翁,尚欠银行两百万元的贷款。曾有人想收购农场,开价五千万元,但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说,钱多钱少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他就是要建立一个农民兄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样本,一个农民发家致富的样本。
钱万强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农民朋友们。在万强农庄基本转入正轨以后,他就带邻乡亲们修路造桥,种菜植树。他把经过干湿分离、发酵晒干了的猪粪送到农民们的田间地头,农民种出了“土”;他把自己引进的优良品种送给他们,他们种出了“新”;他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他们,他们种出了“特”,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家,他们种出了“丰”;按照他的要求种植又统一采购销售的方法,他们种出了“稳”。他们再也不怕种好了没人买,种多了卖不出价。
在钱万强的带领和启发下,农民兄弟观念转变了,思路变新了。他们也办起了农家乐,开垦了小果园,种出了独家菜,这些都成了万强农庄的一部分。钱万强把自己融进了新龙村,新龙村的村民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兄弟,大到造屋上梁、娶亲嫁女都要找他商量商量,小到种菜养猪、看病求医,都要去请他参谋参谋。而他只要自己帮得上的,总会千万百计给予帮助解决。
雏凤发初音 更清老凤声
“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最大心愿,就是儿子的成材成器。使钱万强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成长起来了,而且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高的态势。提起儿子,钱万强一脸自豪,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了。钱万强的儿子名钱源,1984年出生,那正是钱万强过着”极致“生活的时候。钱万强离家创业,幸亏老婆管教得法,儿子顺利考上大学。也许是老婆教子有方,也许是钱万强由富翁变为负翁,也许是钱万强的创业精神影响了他,高中后,儿子变得非常懂事,假期便到农庄帮这帮那,接受钱万强的再教育。
转眼大学毕业,钱源在城里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之后他来到农庄,想再帮帮父亲,为他分点力,减点负。对于儿子的到来,钱万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来农场历练历练也好。哪知一个月过去了,儿子没有走的意思,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走的意思。原来儿子也在劳动中思考着,他看到了父亲创业的艰辛,看到了农场的前景,更看到了人生的使命。他不走了,他要留下来与父亲一道战天斗地,共同实现父亲的梦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们不得不感叹于基因的强大!钱源完全继承了钱万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钱万强梦境中儿子挑着百多斤重的担子在山上飞奔的镜头变成了现实。在母猪生产的日子里,躺在猪栏旁边几天几夜不睡觉的换成了儿子,挑粪、清栏、挖地、整枝……一切粗活重活脏活,钱万强都退到了二线。儿子成了钱万强的翻版,但与钱万强相比,他又多长了一双翅膀,一双插着科技的翅膀。他毕竟是大学毕业生,现代科学知识掌握得更多,他毕竟年轻,接受新事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