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莲都一农场搭上“智慧农业”列车

一部手机“掌控”500亩土地

  “有了这套现代农场管理系统以后,每亩金橘能增产30%。”去年底,站在刚种下金橘和红柚幼苗的大棚里,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毛弄井家庭农场负责人叶定贵欣喜地望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新生机正在其中孕育。
  当下,“互联网+”之风劲吹,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老农民叶定贵就这样搭上了“智慧农业”的时代列车。“现在,我通过电脑、手机就能实时看到农作物的长势,湿度、温度等指标一目了然。缺水、缺光、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发送信息到我的手机上,手机一点就可以及时化解‘危机’,24小时远程控制,分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开句玩笑话,现在我躺在床上也可以种田了。”叶定贵说,以前,一个大棚需要十几名工人进行生产、管理,如今通过物联网,一个技术人员便可轻松管理10个大棚。
  叶定贵告诉笔者,大棚采用的底下滴灌和顶部微喷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漫灌以及沟渠灌溉方式,节水达70%以上;肥料的精准配比,让农作物吸收更快,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施用量较以往减少60%左右;各种传感装置将各类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整个农场实现了智能化、标准化管理。
  “因为科学合理的肥水灌溉,大棚枇杷产量提高30%以上,糖分品相更是有质的提升,还可以控制作物花期、挂果期和上市时间。”叶定贵高兴地说。截至目前,这个500亩的家庭农场基地未发生任何病虫害,各类农作物长势健壮。
  “智慧农业离不开智慧的主体。”莲都区农业局局长叶庆武表示,由于大部分农民对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比较陌生,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推动农民“触网”,建设一批示范基地,让农民实地感受智慧农业带来的好处,加快农业智慧化步伐。 赵泰州 赵金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