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乡情召唤,宁波一大批“能人”唱响“凤还巢”

  叶归根,凤还巢。总有一种情愫,超越利益,跨越时空,吸引着从村里走出的“小老板”“田秀才”“土专家”们,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宁波市,就有这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毅然放下自己的企业,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想方设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身体力行助力乡村振兴。
  “看到生我养我的村庄比其他地方落后,心里燃起一股想去干点什么的激情。”宁波凹凸重工董事长朱剑君16岁离开村庄,至今已有40多年。4年前,他将企业发展重任托付给儿子,自己回到海曙区横街镇万华村当起了党支部书记。
  9年前,鄞州区高桥镇芦港村上访不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20万元。高桥镇有关领导了解到,在四川办蔺草加工企业的张岳良是个能人,就两次赴川,邀请他回来当村干部。“我是这个村的人,村里有需要,镇里信任我,我义不容辞。”2009年8月,张岳良将四川的企业委托别人经营,回村当起村干部。“人空、房空、产业空”,奉化区大堰镇谢界山村位于横山水库上游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既不能发展工业和养殖业,又因山路蜿蜒耽误了前进的脚步。陆宝法16岁离开家乡,经历多年摸爬滚打,今年43岁的他已是一家塑料件厂的负责人。自己日子过得宽裕了,但看到村里的老人们一把年纪了还要自己砍柴挑水,他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童年的乡情记忆催我回来,希望为老家出一分力。”2014年,陆宝法把工厂托付给妻子,通过选举回村当起了村委会主任。2015年1月,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在去年以高票连任。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换届后,宁波全市2500多个村中,能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党支部书记有1793名,为该市广大农村走上振兴之路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朱军备 项一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