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干坚果存放半年多风味依旧如新

干坚果贮藏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由浙江省农科院等相关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的“干坚果贮藏与加工保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坚果炒货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在我国休闲食品中名列前位。据不完全统计,2016销售额约为2500亿元,年增幅达20%-30%;但坚果加工产品存在过氧化值超标等问题,长期食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研究开发干坚果制品品质控制技术迫在眉睫,是行业和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该项目以山核桃、核桃、巴旦木等代表性干坚果为研究对象,从原料贮藏、加工过程和制品保质三大阶段的脂肪酸氧化机理、品质提升技术、包装材料及综合抗氧化控制技术,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该成果率先创建了干坚果采后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加工制品保质期短的瓶颈难题,从原料贮藏入手,建立抗氧化加工工艺,研发高阻隔新型包装材料,有效控制干坚果采后与加工过程的氧化劣变,延长制品的货架寿命,使干坚果保质期延长到6-8个月。
  该项目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分别在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10多家干坚果加工企业推广应用,效益十分明显,近3年应用单位累计新增销售额84.18亿元,利润7.65亿元。 邵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